不断突破 让机器人的眼睛更智能

人工智能 2025-01-17 17:20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王万国,一位出生于1984年11月的高级工程师,党员,现任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人工智能室经理。他的人生之路可谓星光璀璨,荣誉众多。荣获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年五四奖章、电网工匠、山东省电力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齐鲁工匠等荣誉称号,还获得了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10项。他的学术成果丰硕,发表论文26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早在实习期间,王万国便与智能公司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智能公司实习,首次接触到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有点“呆萌”的巡检机器人。了解到这款机器人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后,他对智能公司及其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硕士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知名通讯公司的offer,选择了智能公司,投身于电力机器人的研发事业。

智能赋能,破解行业难题从“看得清”到“看得懂”。王万国致力于让机器人拥有更智慧的双眼,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人不仅能清晰地看到,更能聪明地理解。在浙江兰溪芝堰500kV变电站的实践中,他面对机器人“水土不服”的问题,成功解决了大雾天气下机器人巡检时的图像清晰度问题。不仅如此,他还将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到机器人身上,实现了设备状态的自动识别以及对仪表数据的自动读取。

王万国不仅解决了机器人“看得清”的问题,更致力于让它们“看得懂”。他不断寻求突破,解决技术难题从“看得准”到“看明白”。他和团队通过创新思路,成功研制出人工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了无人机在实时巡检过程中的精准识别。针对输电线路中销钉缺失这一常见隐患,他和团队采用多级检测策略,成功解决了销钉缺失缺陷自动判别这一技术难题。

他的创新成果在业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国网设备部组织的比赛中,他们的成果在系统内外38家企业中脱颖而出,综合排名位居第一,并成功应用于国网公司推广的无人机巡检智能管控平台。王万国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展现了他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追求创新,才能走得更远。行业跨越:从“电网守护者”到“疫情防控先锋”的蜕变之旅

王万国和他的团队,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赋予了机器人保护电网安全的“智慧双眼”。命运的齿轮在2020年春节前后发生了转折,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催使他们不断“进化”,机器人也随之变身为疫情防控能手,其“眼睛”所蕴含的意义得到了全新的拓展。

在疫情的阴霾笼罩下,王万国,这位青年党员,与其他七名党员共同挺身而出,提前复工,组建了多功能防疫机器人项目党员突击队。面对家庭的牵挂与疫情的严峻考验,他坚定地表示:“作为父亲,我怎能不担心?但作为研发人员,用我所学的知识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将原本用于检测变电站设备缺陷的电力机器人改造成为能够检测人员体温和口罩佩戴情况的防疫机器人,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时间紧迫,压力巨大,王万国与团队日夜兼程,两天两夜完成了超过2万张图像的搜集、标注、训练和识别,成功实现了人员口罩佩戴行为的精准识别及报警,识别准确率高达95%以上。仅仅7天,这款全新的多功能防疫机器人便成功研发问世,迅速在省公司、济南传染病医院等场所部署应用,有效提升了疫情防控效率,避免了因测温缓慢导致的人员聚集。

王万国自硕士毕业便加入国网智能公司,凭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新的执着,他不断在技术与团队之间架起桥梁。单位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为他提供了宽松的科研环境和资金支持,使他得以将理论知识与一线应用相结合,为机器人的智能性提升贡献力量。

他的正直品格、坚守初心、公平公正的态度以及勇于创新、敢于承担的精神为团队树立了榜样。在团队成员眼中,王万国是无私分享、勇于突破的代表。他不仅亲自参与研发工作,还经常点拨团队成员,分享研究成果,助力团队快速成长。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多人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并多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

王万国表示:“我最大的愿望是让机器人更加智能!”除了专注于技术研发,他还注重团队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学术沙龙和头脑风暴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他积极为团队成员争取实践机会,传授专业技能,帮助青年职工成长。在他的引领下,科室荣获山东省青年创新突击队称号。

展望未来,王万国信心满满。他坚信:“青春永不止步,创新筑梦未来。我们赋予机器人‘灵性’双眸和‘智慧’大脑,接下来还要让它实现从‘看得懂’、‘看明白’到‘做得到’的新突破。”他的目标是打造机器人的“AI大脑”,实现自主决策、自主操控,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运检领域的应用,书写新时代的创新篇章。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