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越来越心灵手巧

人工智能 2025-01-13 13:1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崛起,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2016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各类机器人精彩亮相,展示了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中科大的“佳佳”机器人,不仅拥有如真人一般的美丽容颜,更具备着通晓百科的高智商;哈工大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以其更高的自由度及不断提升的工作效率赢得了广泛关注。医疗机器人、玩具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逐渐在各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10月22日,全球顶尖的机器人专家齐聚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共同探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交叉融合。从现场传来的信息表明,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这一领域的专家都感到惊讶。保罗教授感慨道,曾经只存在于小说和电影中的科幻场景,如今已成为了现实。他引用了电影《奇异的航行》中的例子,微型飞船穿越红细胞解决问题的场景如今已经被实现,胶囊机器人已经能够进入人体进行精细检查。人机协作的技术使得机器人在医疗领域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更是让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韩国科学技术院教授权东洙表示,经过深度学习的训练后,机器人已经可以从事创意工作如写小说等。未来某一天,机器人或许会有人的反应和理解人类的行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正面临全新的技术革新。

与此机器人技术正在与其他领域的技术实现深度融合。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侯增广副主任表示,机器人与众多学科息息相关,包括计算机、机械、电子等硬科学领域,同时也与神经学、医学等软科学领域紧密相连。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使得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台湾大学的罗仁权教授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创造出一款智能机器人——彩色艺术画家。这款机器人不仅能进行单色作画,还能在调色板上调色进行彩色绘画,甚至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爱因斯坦画像等复杂作品。专家表示希望借助机器人技术使人和机器创造力相结合形成合力。这种创造力结合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并极具潜力。

随着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和招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企业家们开始转向工业机器人寻求解决方案。这些机器人在流水线上精准定位、高效工作能够替代人类从事繁重重复的工作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有力武器。然而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仍然面临挑战技术尚未完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专家们呼吁需要发展更加智能的机器人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如心灵手巧的双臂和多臂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形态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并改变未来工厂的形态。随着物联网和虚拟工厂的兴起个体智能化将被融入规模化高效率个性化的制造流程中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制造单元真正实现智能化的个性制造。专家预测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经济价值将得到极大提升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未来的智能工厂车间将是人机协同工作的新时代工厂形态也将随之改变不再是传统的流水线而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制造模式。随着实体工厂与虚拟工厂的融合每个人将作为制造单元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时代也将随之到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的价值将倍增甚至达到现在的十倍以上在经济提质增效方面大有作为值得期待和期待实现的目标。兼收并蓄,自主创新——机器人产业的未来之路

随着智能制造和智能社会的兴起,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预计将从2015年的163万台跃升至2019年的约260万台。众多企业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展现出强烈的竞争态势。

在机器人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背后,一些与会专家对市场上的盲目跟风表示担忧。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固然令人欣喜,但工业机器人的过热和无序化可能给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国内企业工厂使用的机器人大多依赖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品种相对较少。

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研发周期相当长。例如,美国研发的一款用于医院送药、送文件、送水的机器人,经历了16年的试验才实现商业化应用。韩国IMC公司也花了10年时间开发胶囊内视镜的技术。专家建议我们在机器人的基础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深入研发核心技术和产品。

尽管机器人发展势头迅猛,但仍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攻克,包括安全技术、控制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柔性冗余自由度等。那么,如何发展我国自己的机器人技术呢?

与会专家认为,我们应当兼收并蓄,既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又坚持自主创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滨以水下机器人技术为例,讲述了我国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研发、逐渐掌握工程技术、最终实现相对自主发展的历程。这种合作模式值得我们未来更多地借鉴,以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我们期待着在机器人的研发之路上,继续探索、突破、创新,让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