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迎来新一轮增长

人工智能 2025-01-10 17:03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回暖势头。从一系列数据中可以看出,1月份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明显回暖,服务业迅速恢复,非制造业实现了触底反弹,市场主体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为了深入报道这一积极的发展态势,本版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聚焦行业企业如何在新的一年里开创局面,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领域,近期备受瞩目的电影《流浪地球2》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从超级智能机器人到仿生机器人,这些技术在现实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实际上,电影中展示的许多机器人技术并非特效或特殊定制,而是在制造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商业社区服务等领域已经实际应用的机器人技术。

工信部等17部门最近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机器人更快进入各行各业、融入千家万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刚刚过去的2022年,机器人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随着小米的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和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的发布,人形机器人正成为产业中的新星。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表示,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行业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研发、持之以恒投入,才能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优必选科技经过10年的深耕,形成了1500多项技术专利,在人工智能算法和人形机器人本体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已经实现了成本可控和稳定量产交付,并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提供了超过1000场次的接待导览服务。

周剑还指出,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在中国。作为全球为数不多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成品的国家之一,中国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完善、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链体系,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替代的优势。随着新一代年轻人在技术革新中的不断进步和接受前沿技术的态度,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阻力将在中国被加速减弱。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为机器人产业带来升级换代的机会。众诚智库执行总裁韦玉怀表示,随着人口总量的下滑、老龄化的加速以及各类要素成本的上涨,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将成为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展望2023年,随着《方案》的出台,机器人产业将与更多行业深度融合,在消费和投资复苏的背景下,国内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尽管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需要突破。多重因素正在助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发展。据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美元。在这一过程中,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市场尤其具有巨大的潜力。

我国的机器人企业正通过自主创新和实施全产业链布局战略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一批领军企业如汇川技术、沈阳新松、安徽埃夫特等正在迅速崛起。服务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发展成熟,涌现出众多本土优势企业。尽管挑战仍然存在,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机遇和潜力。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与发展潜力。从韦玉怀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已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并且在电机、减速器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尽管我们取得了这些成就,但在高端供给、控制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机器人的感知系统方面,我们依然高度依赖进口。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指出,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但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一些企业对于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有着高标准的需求,这使得自主品牌在市场份额上相较于国外品牌仍然较低。对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机器人产业的成熟经验,通过应用创新加快产品和技术的迭代,解决研发创新的难点堵点。

政策也在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方案》的提出旨在拓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国防和家庭领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据预测,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的密度将较2020年实现翻番。宋晓刚表示,《方案》的出台将为实现机器人产业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和行业资源的整合加速,供需对接的方式将越来越多样。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细分行业产业对接、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的建设,以及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供需对接活动。这将有助于促进机器人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推动供给侧实现高质量创新。

我国机器人产业即将进入快车道,全面带动各类机器人产业链的全面繁荣。我们期待着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机器人技术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