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催化教师身份与角色转型

人工智能 2025-01-08 17:4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在英国学者玛格丽特·博登的经典之作《AI: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中,人工智能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让计算机完成人类心智能做的各种事情”。回顾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从萌芽到黄金时代,再到低谷,如今正迎来繁荣的继续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正在重塑教育的生态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人工智能尚处于“弱”阶段,教育数据生态尚未完全形成,共享机制和人工智能有待完善。现有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潜藏着诸多风险。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应当聚焦于解决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赋能教师,减负学生,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的研发方向,首要关注的是开发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专家平台。这一平台将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重大突破。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以及德勤研究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19)》都指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五大应用场景:智能教育环境、智能学习过程支持、智能教育评价等。尽管许多产品已面向学生和家长推出,如学习机、早教机器人等,但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开发面向教师的专家系统或平台。

这一平台的开发首先满足了教师精准诊断学情的需要。与医生使用高科技工具相比,教师需要更智能化的辅助工具来精准把握学生的学情。因为教育教学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缺乏科技支撑的教师可能会感到茫然和困惑。开发具有教育诊断功能的专家系统或平台势在必行。

这一平台的建设也是实现实质减负的关键。通过聚合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挖掘等技术,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他们诊断、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将有助于避免题海战术带来的过度学习问题,真正实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

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专家平台的建设也是弥补当前“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缺陷的重要途径。当前的人工智能产品还无法完理复杂的任务,其误差和缺陷在所难免。而教师的专业性可以帮助识别、纠正和规避这些差错或缺陷。通过教师的参与和筛选,人工智能提供的大数据报表和智能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未来人工智能专家平台的建设需要突破三大关键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建立数据生态和推进区块链应用。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建立全面的数据生态体系,并应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这将为开发更加先进、个性化的教育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下,我们站在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起点上,呼唤着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专家平台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展示,更是智慧教育的崭新探索。

这一平台将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2.0环境架构。它涉及软件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神经教育学等多领域的深度交融。教育学科将依托神经科学、心理科学的最新成果,为计算科学理解人脑和仿生技术提供支撑。计算科学和信息科学则聚焦于教育大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为智能诊断和研究提供坚实基石。

教育数据生态系统的构建是这一平台的又一重要任务。海量的教育数据不仅是训练人工智能系统的基石,更是推动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从数据的获取与共享,到数据的预处理、存储与计算,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我们将借助先进设备,如眼动仪和电子墨水本,捕捉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丰富的教育数据。我们也将加快建立教育数据的采集标准和规范,确保在遵守数据规则和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公共教育数据的开放与共享。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将为这一平台带来新的突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已经聚焦在学分认证、证书管理等方面。区块链的中心化、共识机制等属性,为解决教育诊断和学生评价等棘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学生个人学习成长档案,将彻底改变教育和教学评价方式,为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专家平台提供强大的支撑。

面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迅猛发展,教师们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人工智能+教育”并非为了取代教师,而是对教师进行赋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慕课平台虽然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人工智能家教产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教师答疑,但教育的本质——那棵树对另一棵树的摇动,那朵云对另一朵云的推动,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唤醒——是无法被技术完全替代的。相反,借助人工智能专家平台,教师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教育经验、智慧积累的优势,让教学变得更科学、更有效。

我们应该积极开发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专家平台,让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得到辅助和支持。让教师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的工作。我们也要警惕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真正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上一篇:人工智能制药助力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