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机床的发展史你都知道吗?
根据国家的机床型号编制规则,机床被划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以及其他机床共十一大类。每一大类下,又根据工艺范围、布局型式和结构性能细分为若干组和系列。关于这些机床的发展史,你是否了解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车床、镗床、铣床、刨床、磨床和钻床的历史足迹。
一、车床的演变之路
车床,作为使用车刀对旋转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其应用广泛,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不可或缺的一类机床。它不仅可以加工轴、盘、套等回转表面,还能使用钻头、扩孔钻、铰刀等工具进行相应加工。
早在古埃及时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简易的方法对木材进行车削。从最初的简单支架和绳索,到后来的弓形杆和滑轮,人们逐渐探索出更为高效的车削方法。到了中世纪,出现了曲轴和飞轮传动的“脚踏车床”。这种古老的技术逐渐发展,并经历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到了十八世纪,床头箱和卡盘的出现使车床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进入十九世纪,英国人莫兹利的一系列发明推动了车床的发展。从划时代的刀架车床,到齿轮可互换的精密车床,莫兹利的发明为后来的机械化自动化打下了基础。随后的岁月里,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效自动车床和专门化车床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车床也经历了由手动操作到液压仿形装置,再到数控技术的应用等阶段。如今的车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普通车床、转塔车床、回转车床等类型。这些机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了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历史见证了车床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车床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中前行。从简单的木制车床到现代的全自动数控车床,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凝聚了无数工匠的智慧和汗水。正是这些不断创新的技术成果推动了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自动车床如同一位高效的工匠,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自动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自动上下料,并重复加工同一批工件,为大批、大量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多刀半自动车床家族中,单轴卧式车床的布局形式与常规车床相似,但其刀架布局独特,前后或上下分组,专门用于加工盘、环和轴类工件。其生产率远超普通车床,提高了3至5倍。
仿形车床则是一台能够仿照样板或样件的形状尺寸,自动完成工件加工循环的神奇机床。它特别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产,其生产率比普通车床高出10至15倍。
立式车床的主轴垂直于水平面,适合加工大型、重型工件,这些工件在普通车床上难以安装。它分为单柱和双柱两大类,刀架在横梁或立柱上灵活移动,为工件加工提供强大支持。
专门车床是为特定类型的工件设计的,如曲轴、凸轮轴、车轮、车轴等。它们专注于工件的特定表面加工。
联合车床则是一台“一机多能”的机床,除了车削加工,还能进行镗、铣、钻、插、磨等多种加工,适合在工程车、船舶或移动修理站使用。
说起镗床,我们不得不提及达·芬奇,他可能是最早设计镗床的人。他设计的镗床以水力或脚踏板为动力,用于金属加工。到了17世纪,大炮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第一台真正用于大炮炮筒加工的镗床,由威尔金森在1775年发明。这台机器是一种空心圆筒形镗杆,两端安装在轴承上,能够以罕见的精度钻出大炮炮筒。
镗床不仅为军事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制造蒸汽机需要高精度的零部件,例如汽缸和活塞。威尔金森的镗床为制作这些高精度零部件提供了可能。它的出现使得制作精确汽缸成为可能,为瓦特的蒸汽机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机床的发展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它们为制造业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各种机械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成为了推动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镗床、铣床、刨床和磨床等机床工具的发展历程,它们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这些机床的出现和进化都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
一、镗床
瓦特在书中谈及威尔金森的发明,并对汽缸和活塞的制造过程中应用了这一神奇的机器。镗床的核心是对圆筒内部进行切削的技术,这在当时是一项先进的工艺。经过数十年的改进,赫顿在1885年制造了工作台升降式镗床,成为现代镗床的雏形。
二、铣床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人发明了镗床以支持蒸汽机等的应用,而美国人则专注于铣床的发明,以满足大规模武器生产的需求。铣床是一种切削机器,可以制造出特殊形状的工件。从原始的铣床到惠特尼的第一台普通铣床,再到布朗的万能铣床,铣床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布朗的发明为工厂的各种操作提供了适用的铣床,推动了机械制造的进步。
三、刨床
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刨床的设计发展。龙门刨床用于加工大平面,牛头刨床则用于加工小平面。这些刨床随着工具改进和电动机的出现,逐渐朝高速切割、高精度以及大型化方向发展。
四、磨床
磨削技术自古有之,但随着工业的发展,真正的磨削机械直到近代才出现。美国在1864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磨床,这是机床发展的一大里程碑。随后,布朗的万能磨床的出现推动了磨床的普及和应用。与此人造磨石——砂轮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这些机床的发明和改进是推动工业革命深入的重要力量。它们的发展史是一部关于创新、改进和适应的生动历史,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这些机床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工业生产的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机床将继续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如何突破天然磨石的耐磨极限,研发出更耐用的磨石呢?1892年,美国人艾奇逊成功利用焦炭和砂制成了碳化硅人造磨石,称之为C磨料,两年后又出现了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A磨料。这些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磨床的应用范围。
随着轴承和导轨技术的不断进步,磨床的性能日益精进,精度越来越高,并逐渐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内圆磨床、平面磨床、滚磨床、齿轮磨床以及万能磨床等各类专业磨床纷纷涌现。
再来说说钻床。这一领域的进步同样令人瞩目。
在古代,钻孔技术就已经有了“弓辘辳”这一称呼,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4000年,人类就已经发明了利用装置进行打孔的技术。古人在两根立柱上搭建横梁,悬挂能够旋转的锥子,并用弓弦带动其旋转,从而在木头和石块上打孔。后来,“辘轳”这一打孔工具也应运而生,它同样依赖于弓弦的弹性使锥子旋转。
到了19世纪中叶,德国人马蒂格诺尼首创了用于金属打孔的麻花钻。而在1862年的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英国人惠特沃斯展示了一台由动力驱动、以铸铁为框架的钻床,这台机器被视为近代钻床的雏形。
自此以后,钻床领域的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摇臂钻床、带有自动进刀机构的钻床以及能够一次完成多个孔的多轴钻床等纷纷问世。随着工具材料和钻头的改进,再加上电动机的广泛应用,最终诞生了大型、高性能的钻床。这些成就标志着人类在钻孔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为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人工智能培训
- 真正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实现
- 国产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远程冠脉介入手术
- 人工智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 未来30年的AI和物联网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东方水利新增专利授权:“一
- 发展人工智能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合作
- 新春贺喜! 经开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以工业机器人为桥 传统企业如何趟过智造这条河
- 山立滤芯SAGL-1HH SAGL-2HH
- 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火热报名中!
- 未来机器人会咋看人类?递归神经网络之父-像蚂
- 成都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小米产
- 到2020年,智能手机将拥有十项AI功能,有些可能
- 寻找AI机器人的增长“跳板”:老龄化为支点的产
- 力升高科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参加某支队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