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称大裁员与机器人无关:揭国产机器人行业质疑
近日,某媒体报道海尔大规模裁员事件时,将焦点指向了智能机器人的引入。报道提到张瑞敏所言的“一些业务智能化后,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却忽视了真正的智能化背后的含义。
真正的智能化,不是单一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而是整个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也就是近年来企业热议的“向互联网企业转型”。单纯因为引入机器人而导致海尔大规模裁员的说法,更像是对行业现象的误解和误读。实际上,目前中国家电企业尚未实质性引入机器人,机器人在主流家电企业的应用占比极低。
那么,海尔裁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海尔推行的“自主经营体”模式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模式将原本一体的海尔分割成若干小微公司,每个小微公司独立寻找发展机会。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开发业务或创业,因此“自主经营体”导致大量员工选择离开。这其中,相当大比例的是中层管理人员。
海尔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也导致了减员的发生。近年来,海尔退出了一些产品制造,寻求产品外包,自身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少,需要的生产工人自然减少。
这两大原因是海尔近年来裁员的真实原因,而非官方所述。展望未来,海尔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和挑战。是否继续减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两大减员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以及海尔能否扭转危局。实际上,未来三年是海尔的一个大考验,若被美的甚至格力超越,其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
张瑞敏的决策变得越来越激进,这引发了许多质疑和担忧。面对互联网转型的风险,他的决策是否属于管理创新,还是自我吓唬自己?有人认为张瑞敏的心态已经转变为“中国企业救世主”,认为自己能拯救所有中国企业。对手评论他的做法越来越玄虚。我替海尔感到忧虑,与华为、美的、格力这些踏实做事的企业相比,海尔的风险确实高得多。这种风险更多地来自张瑞敏主导的改革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张瑞敏曾对传统的360度考评提出质疑。他认为这一国际大公司普遍采用的考核方式在中国并不适用,因为中国注重关系而非客观的考核标准。这也反映出张瑞敏对于企业管理理念的一种独特见解和态度。这位企业家在演讲中广泛引用了国际管理大师的理论,从古典到现代,从亚当斯密到现代管理理论的前沿,甚至提及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的演讲中频繁出现的国际大师名字,如德鲁克、钱德勒等,彰显了他的谦逊好学和对知识的尊重。这些引用是否出于纯粹的学术探讨还是显摆炫耀,尚无法轻易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张瑞敏主导的改革将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传统买卖关系提升到了战略合作的层次,这是一次深度的观念革新。这种深度合作也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利益输送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张瑞敏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胆识赋予了海尔新的活力。
在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大潮中,中国正悄然崛起。去年,中国购买了超过3.6万台的机器人,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购买国。国际巨头如新松机器人、柯马和库卡等都在中国积极布局,设立研发中心和工厂。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更已经开始在电子、食品、医疗和物流等领域应用人机交互的合作型机器人。这种趋势预示着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中国机器人市场将会持续繁荣。新松机器人等本土企业的崛起也证明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实力和潜力。库卡等全球巨头在中国设立工厂和研发中心也反映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吸引力。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崛起和发展前景令人期待。机器人会取代我们的工作吗?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如同催化剂一般加剧了市场对机器人的渴求。在短短的十年间,也就是从2004年到2013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增长了三倍,年平均增幅高达15%。与此机器人的价格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每年下降30%,使得投资回报期缩短至1到3年。全球知名的苹果手机的代工厂富士康已宣布将在三年内购买一百万台机器人,可见机器人的热潮正席卷全球。曲道奎表示,中国在高危领域的用工难问题,机器人或许能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随着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的讨论也愈演愈烈。德国作为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失业率却几乎保持在发达国家的最低水平。这似乎在证明自动化与就业并不矛盾。阿图罗·巴荣赛利认为,机器人实际上可以将人们从单调乏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他们投身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多名重庆机器人产业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引进机器人后,大约只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就能收回成本。他们认为,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制造加工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产品一致性。相较于人工,机器人不受情绪影响,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重庆很早就对机器人产业展现出浓厚兴趣。何国田回忆道,早在2011年,重庆市科委主任钟志华院士与中科院领导的一次交流中,双方就意识到机器人是重庆发展新兴产业的不二之选。此后,重庆依托中科院平台,全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
尽管目前重庆机器人产业产值已经达到五十亿元左右,但与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相比,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在产业发展初期,重庆面临技术、产业、人才三大瓶颈,但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这一独特优势。
李光表示,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正处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节点。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机器换人”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重庆在笔电信息化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过专家组的多次调研,重庆确定了以工业机器人为突破口的发展方向。针对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发展也已被纳入规划,旨在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
作为新兴产业,机器人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市场力量,还需要的引导和支持。李光提出了“+产学研+金融+用户”的发展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出台鼓励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入金融资本,并搭建企业与用户交流的平台。
在这一模式下,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并由包括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在内的53家企业共同发起。重庆还发布了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
国产机器人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其中标准化和标定体系的缺失成为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李光和何国田均指出,标准化和标定体系的缺失使得国产机器人在核心技术和质量上难以与进口产品竞争。为此,中科院正在建设机器人标定测量实验室,而重庆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标定体系可能导致机器人产业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影响企业的购买积极性。标准化工作对于机器人产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机器人国产化的挑战与机遇
重庆,这座充满潜力的城市,正雄心勃勃地迈向“机器人之都”。在这条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关于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外机器人制造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高达九成,其中巨头如发那科、安川等占据重要位置。而在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中,暂时并未看到重庆的身影。对此,重庆一家本土机器人企业的负责人邓社平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尽管国产机器人的价格具有优势,但在精度和市场信任度方面仍需努力。
尴尬的是,即便是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也面临着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何国田表示,这个问题不解決,国产机器人就无法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打破传统的机器人结构,解决标准化和核心技术缺失的问题。
关于业界对机器人产业是否会出现过剩的担忧,实际上早有热议。对此,重庆的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产业与光伏产业有着本质的不同。机器人产业是市场主导的,市场需求明显,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会过剩。
尽管存在这样的担忧和质疑,但重庆对机器人产业的布局并未放缓。重庆规划了多个机器人功能区,并已经开始在商业模式、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尝试和创新。例如,重庆正在探索机器人租赁模式,并计划结合国企改革大潮调动民企的积极性。委托国外猎头公司引进高端人才,以期在机器人产业走出自己的特路。
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和挑战,重庆的机器人产业之路注定充满艰辛。正如多位业内人士所言,只要不断创新、坚持创意,重庆完全有可能在机器人产业领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路。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城市的精彩表现吧!
人工智能培训
- 真正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什么时候实现
- 国产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远程冠脉介入手术
- 人工智能与第四次工业革命
- 未来30年的AI和物联网
-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东方水利新增专利授权:“一
- 发展人工智能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合作
- 新春贺喜! 经开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以工业机器人为桥 传统企业如何趟过智造这条河
- 山立滤芯SAGL-1HH SAGL-2HH
- 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火热报名中!
- 未来机器人会咋看人类?递归神经网络之父-像蚂
- 成都新川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小米产
- 到2020年,智能手机将拥有十项AI功能,有些可能
- 寻找AI机器人的增长“跳板”:老龄化为支点的产
- 力升高科耐高温消防机器人参加某支队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