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相关规划出炉,机构更关注哪些个股?

人工智能 2024-12-14 14:12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门于12月28日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这份规划蓝图明确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中心,不仅高端制造产业在此集聚,而且集成应用也将达到新的高度。在此期间,机器人产业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将超越20%,制造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将翻倍。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将会崛起,大量创新能力强、成长性良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将崭露头角。预计会形成3-5个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受到这一振奋人心的行业规划的提振,机器人概念股在12月28日的股市中强势上扬。当日收盘时,机器人板块大涨13.62%。华中数控、金银河等公司的股价也有显著增长。新时达、盾安环境、埃斯顿等公司的股价涨幅更是超过7%,展现了机器人产业的火热态势。第二日(12月29日)的个股行情出现了分化。

工信部等八部门在同一天(12月28日)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该规划设定了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包括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的普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建设,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的提升,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培养。规划还提出了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支撑工作,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立。

对于这两个规划所涉及的概念,笔者认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是更广泛领域的议题,而机器人产业规划则是针对细分行业的具体目标。总体来说,这些规划涉及的热门概念中,“专精特新‘小巨人’”尤为引人注目。这些规划和目标不仅揭示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广阔前景,也展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雄心壮志和坚定步伐。机器人行业领域的深度解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行业已经崭露头角,成为全球新兴产业的佼佼者。对于机器人行业而言,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业分支,更是一种对未来科技的期待和展望。本文将聚焦于机器人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规划目标,深入剖析这一领域的精髓。

机器人可以根据用途广泛分类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作为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机械装置,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它们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设计,赋予了它们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够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

根据华泰研报的最新数据,机器人行业在全球十大新兴产业中的排名跃居第三,显示出行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我国,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第一大国,近年来工业机器人行业迅猛发展,产量持续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突破23万套,同比增长近19%,而在2021年的前七个月,产量更是同比增长了高达64.6%,这一数据足以证明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与国家的制造业、高端制造领域的发展紧密相连。此次的规划重点也正是发展制造业、高端制造领域,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愿景不谋而合。规划提出的目标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相吻合,预示着这一领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机构对于机器人行业的投资看法也十分积极。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投资人对这个领域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对于具体的投资标的,机构会根据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前景、创新能力等多维度进行考量。

机器人行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新兴产业,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随着我国制造业、高端制造领域的发展,这一领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而机构对于这一领域的投资看法也持续看好,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证券时报网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已经达到57.3亿美元,而且预计未来还将保持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额将达到66.3亿元。

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而且是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的领先者。据工信部介绍,我国已连续八年蝉联此荣誉,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拥有246台,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除了市场规模的迅猛发展,政策层面也给予了机器人领域极大的关注。本次规划明确了针对特定行业的高精度机器人需求,包括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机器人;针对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与存储等真空洁净机器人;以及针对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大负载、轻型、柔性、双臂、移动等协作机器人。这些具体需求无疑为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浪潮中,「机器人+」应用行动应运而生,其核心目标在于深化和拓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重点布局的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和机械等已经具备较大应用规模的行业,旨在这些领域内研发和推广新的机器人产品,并开拓高端应用市场。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对技术深度的追求,也反映了对市场广度的期待。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工业机器人已经从汽车工业向更广泛的一般工业场景延伸。特别是非汽车工业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比从2010年的50%跃升至2020年的71%。电子、金属制品、锂电、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销量占比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分别为32%,13%、7%、6%。这一趋势清晰地表明,我国的一般工业市场为内资工业机器人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是核心零部件,这一环节的技术壁垒最高,价值量也最大。中游是机器人本体的制造,虽然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竞争异常激烈。下游的系统集成领域则显示出高度的国产化程度。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情况及其中的代表公司,可以通过图表详细展示。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加深和用工成本的上升,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中国,正迎来机器人产业链发展的红利期。在此背景之下,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如申港证券所指出,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正借助市场的高速增长和国产化替代的机遇,脱颖而出。特别是那些技术领先的公司,更将在这一赛道中收获丰硕的成果。

国海证券也强调了机器在新冠疫情后的重要性,指出工业机器人在一般制造业的渗透速度已经显著加快。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成本和售价在过去五年中大幅下降,投资回报期变得更加吸引人。诸如PLC、伺服、变频器、机器视觉以及减速机等国产核心部件,经过技术和客户群体的积累,已有部分企业在中高端产品上实现了进口替代的能力。

市场数据也充分支持了上述机构的观点。从竞争格局来看,疫情显著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今年前10个月,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同比增长了62.5%,达到了29.8万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从2020年的29%提升到了2021年前三季度的31%。

在2021年前三季度主要机器人企业的国内出货量排名中,汇川技术和埃斯顿分别位列第七和第八。这两家企业的出货量市占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汇川技术从2.3%提升至4.6%,而埃斯顿则从3.3%提升至3.8%。这充分证明了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实力和潜力,也展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链在全球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从最新的月度数据看来,东吴证券于12月24日发布研究报告,披露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最新生产动态。在11月份,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1,915套,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7.9%,环比增长了12.1%。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归因于两大因素:

制造业的景气回升起到了关键的拉动作用。随着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从而推动了机器人产量的显著提升。随着出口景气的提升和芯片短缺问题的缓解,汽车和3C两大主要下游行业的短期复苏动能强劲,为工业机器人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累积至今年1-11月,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已经达到了33万套,同比增长了49%,与2020年相比,整个行业的增长趋势尤为明显。

在A股机器人行业中,按照申万2021版的行业分类标准,共有17只个股。这些个股的表现如何,我们可以从市盈率以及机构的研究报告数量和对未来业绩的预测来观察。

通过对比多项指标,埃斯顿与绿的谐波受到了机构的广泛关注。而从未来两年的角度看,大部分机器人行业的个股都预期能达到30%以上的净利润两年复合增长率。也有部分公司如信捷电气、拓斯达和博实股份未能达到这一高增长标准,但它们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发展潜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