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游戏产业与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 2024-12-14 13:17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当我们站在科技革命的宏观视角,探讨科技研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微妙关系时,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哪一方面的力量更为关键?是科技研发的突破,还是社会需求的拉动?

观察历史不难发现,需求的力量在科技革命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些激动人心的科技创新,究竟以何种产品形态、通过怎样的路径走入寻常百姓家,这一过程深受社会需求的影响。

以第一次产业革命为例,当人们因为工业生产的需要而对煤炭产生旺盛的需求时,煤矿企业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些利润进一步投入到了蒸汽机的研发中,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终于促成了詹姆斯·瓦特的伟大发明。同样,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石油作为照明燃料的广泛应用先于内燃机的研发。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需求,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巨富。而当他的企业如日中天时,内燃机汽车的研发才刚刚起步。

产业革命的历程不仅揭示了需求决定研发方向的事实,更展现了社会需求与科技创新之间紧密的互动关系。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工业,从制造到化工领域的蓬勃发展,无不体现出社会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正是这些社会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革命。我们所熟知的化工业巨头,如拜耳、巴斯夫(自称“我们发明了化学”)和赫希斯特,它们的起点均源自染料行业,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展到化学品研发的其他领域,如、化肥、尼龙、塑料以及生物制药等。甚至,这一领域还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半导体产业。令人惊奇的是,硅谷的起点——肖克利实验室,最初竟专注于研发PH测试仪。

从上述众多案例中,我提炼出一个观察模型——“漏斗-喇叭”模型。在人类历史上,可能被我们遗忘的技术创新发明占据了95%以上(这个数字尚未经过验证)。这些发明在书籍中或成为专利后,便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而能够被我们铭记的发明,都经过了“商业化”或“产业化”的漏斗筛选。通过这一筛选的技术,可能会对社会生活生产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就像声音通过喇叭被放大一样。

将这个模型应用于数字内容产业,我们可以看到娱乐产业,尤其是游戏行业,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漏斗”角色。在这一领域中,英伟达(Nvidia)公司的历史命运堪称最佳案例。他们从一个领域起步,不断拓宽业务边界,逐步成为数字内容产业的佼佼者。英伟达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漏斗-喇叭”模型的魅力,他们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如何将技术与市场、商业紧密结合,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商业价值。英伟达自1993年创立以来,其创始人黄仁勋便预见到了图形加速处理器(GPU)的巨大潜力。当时,CPU的处理速度尚未达到顶峰,而英伟达则希望研发一种能够通用图形加速的硬件。显然,黄仁勋的远见得到了验证,GPU在电子游戏市场的推动下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了图形处理领域的佼佼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条技术路径竟然引领了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回溯人工智能的起源,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基石可追溯到1940年代维纳等人提出的“控制论”。当时,韦斯利·克拉克等人已经使用计算机模拟了基于神经科学家唐纳德·赫布提出的“神经网络”学习模型的模拟。这一探索成为当代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方法的前身。

在60-70年代,由于计算机硬件能力的限制,这套方法进展缓慢。直到2010年前后,斯坦福大学的吴恩达团队意外发现,使用GPU来运行深度学习的相关算法,效率竟能提升70倍以上。这一重大突破促使深度学习领域出现了“大爆炸”,迅速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

打个比喻,如果说深度学习是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灵魂”,那么GPU无疑是承载这一灵魂得以飞速运转的“大脑”。英伟达的GPU技术为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英伟达公司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迅速崭露头角,成功转型为一家领先的硬件服务提供商。到2021年,其年收入已攀升至167亿美元,其中41%来自计算和网络部门,即人工智能业务相关部门。英伟达的GPU因其卓越性能被广大研究深度学习的实验室、科技公司和高校所青睐,包括微软、谷歌、脸书、特斯拉等前沿科技公司。令人惊叹的是,这家曾专注于游戏硬件的公司,因机缘巧合,如今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漏斗-喇叭”模型揭示了创新的不可预知性,突显了社会这个复杂系统的混沌特性。即便是行业资深专家,也常难以预见某项技术会如何满足未被察觉的需求,如何通过漏斗的检验。历史上的诸多实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以历史为例,18世纪初的人们难以想象煤矿会催生改变人类历史的巨大发明。到了19世纪下半叶,人们同样难以预见石油除了照明外,还能成为驱动汽车的力量,甚至染料的公司会影响到人类的营养摄取(化肥)和健康(制药)。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更是难以预见一家专注于游戏硬件的公司会转型为AI领域的领头羊,并在工业元宇宙和数字孪生领域崭露头角。

从科技哲学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具有不可预知性,一切创新本质上都是试错。企业可在利润允许的范围内投入研发资金进行试错,众多企业的试错汇聚起来,其效率甚至高于中心化的创新机制。英伟达的成功转型正是这种试错和创新精神的典型体现。再谈游戏行业,以20世纪90年代为例,那是全球电子游戏产业的黄金时代。众多经典电子游戏应运而生,同时一批如今在游戏界举足轻重的公司也在这个阶段崭露头角。令人瞩目的是,中文游戏产业在当时并不逊色于西方和日本。《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游戏系列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铁甲风暴》、《傲世三国》等产品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赞誉。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主流游戏行业已逐渐转变为重资产、重技术的行业。以备受瞩目的开放世界游戏GTA 5为例,该游戏的开发成本高达2.65亿美元,发行仅24小时后便收获了8亿美元的收入,至今销售收入已突破4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和回报速度,是许多游戏厂商难以想象也无法承受的。正是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游戏产业,支撑着上游硬件厂商如英伟达的繁荣发展。除了借助移动互联网红利在手游领域实现超车,游戏产业似乎别无他法。

如今,在经历了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之后,中国再次站在了游戏行业的前列。从业务角度看,腾讯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游戏公司;从产品竞争力角度讲,由国内研发的《PUBGM》、《原神》等游戏也已成为行业标杆。这些游戏公司的技术,在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后,正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赋能科研创新的更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产业的创新力量正在与我国的科研领域深度融合。例如,腾讯游戏宣布与中科院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的“全变源追踪猎人星座”计划展开合作。他们利用游戏中训练的AI智能体操控上百颗卫星协同合作,以更好地观测宇宙中的爆发源和变源天体。在民航领域,南航集团也在借助腾讯在游戏引擎方面的优势,利用高度真实的物理光照和渲染等技术,共同推动国产全动飞行模拟机的视景软件系统开发,实现民航飞行训练领域的重大突破。游戏领域在经过持续的商业化盈利后,吸引了一大批高级人才,同时推动了创新科技的发展。这些“外溢”效应正在推动我国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升级迈向新的高度。回顾产业史、科技史和游戏产业的历程,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深入思考并总结几点重要的反思。

从科技史的发展规律来看,科技创新总是需要接受商业需求的检验,这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漏斗-喇叭”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市场机制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基础角色,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方向。我们应当特别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漏斗-喇叭”模型也揭示了科技创新中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不可知性。这些因素使得创新和试错的效率在私营企业部门达到最高。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力作用不可忽视,它们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第三,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过程来看,游戏产业在数字内容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市场需求与算法和硬件之间的“漏斗”,更是下一代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游戏产业对科研创新产生了“外溢”效应,推动了科技进步。我们需要尊重和重视游戏产业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因果关联和产业规律。

虽然游戏产业在科技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社会影响。游戏行业应加强自律,结合认知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如何减少不良影响,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样,游戏产业不仅能够推动科技进步,也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