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加速上岗有妙手

人工智能 2024-12-13 12:1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旁,如同驾驶汽车般操纵着机器人。他的双脚轻踩踏板,手指在控制杆上轻轻滑动,灵巧的机械手臂就在患者体内开始了精细的手术操作。这是一场前沿的机器人手术。

虽然机器人手术看似神奇,但背后依然是医生的智慧和决策。医生是这场手术的舵手,机器人只是他们手中的工具。这种手术方式因其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逐渐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医疗机构加快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的更新改造。业内人士预测,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临床实践中,手术机器人的优势日益显现。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的一例手术为例,韩女士因肺部结节寻求治疗,医生利用手术机器人完成了根除手术。与传统的胸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具有3D高清视野,机械手臂操作灵活且稳定,手术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经过团队的精准配合,他们成功完成了北京首例纯单孔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韩女士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手术机器人不仅受到患者的欢迎,也赢得了医生的青睐。一台复杂的手术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对医生的体力、耐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挑战。而手术机器人的便捷操作,使得主刀医生可以坐着完成手术,大大减轻了医生的负担。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短短3年内参与了2300多台手术。浙大儿院副院长高志刚是引进手术机器人的积极推动者之一。他表示,做了机器人手术后,才体会到做手术可以如此轻松舒适。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也改善了医生的工作环境。当医生坐在控制台旁,手术机器人便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在高清视野的引导下,医生们通过操作手术机器人,即使是复杂的手术也能完成得游刃有余。高志刚医生提到,现在许多医生都对手术机器人充满了兴趣,甚至需要排队合作。尤其是在深夜,当手术机器人协助完成手术时,它们成为了手术室中的新星。

浙大儿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陶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传统手术如同用筷子夹着一根针做手术,而使用手术机器人则如同直接拿着针做手术,无需借助任何工具,操作更为精准灵活。手术机器人在医院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初时,许多医生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心其效果不确定且需要额外的学习成本。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实践案例,机器人手术的优势逐渐显现,如今浙大儿院已经形成了由多个科室专家组成的手术机器人团队。

如今,手术室中机器人的身影越来越常见。它们不仅在大医院施展妙手,成为医生的好帮手,而且在越来越多的医院中得到应用。例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1.3万余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在短短3个月内完成了100例机器人手术,许多患者甚至点名要求使用手术机器人。

在高难度的手术中,机器人的作用尤为突出。它们能够完成复杂精细的操作,为医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利用手术机器人成功切除了一名病人体内的胃癌和肾癌双病灶。北京友谊医院也利用手术机器人完成了多例复杂肾脏肿瘤的切除手术。

根据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报告,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21亿元。与此国产手术机器人也在新兴赛道上发力,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开始崭露头角,加速实现国产化替代。

这台名为“术锐”的腹腔镜单孔手术机器人,以其尖端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它让机械手能在仅长2.5厘米的皮肤创口内进行复杂的腹腔手术操作,实现了惊人的0.07—0.1毫米的操作精度。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产业“上的明珠”,是科技创新的尖端领域。按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分类,手术机器人涵盖了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以及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等多种类型。目前,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在市场规模上占据领先地位,而其他类型的手术机器人也因其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国产研发和创新的重要战场。

华科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SR系列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超越了部分早期进入中国的进口手术机器人。该公司产品总监王鹏介绍,自2003年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随着第一款进口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进入中国市场,团队看到了其巨大的临床价值和市场前景。经过不懈的研发努力,华科精准成功推出了全球首款3D结构光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这一创新技术的核心在于3D结构光的应用。通过光学手段,3D结构光能够精确捕捉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结构。华科精准的技术团队巧妙地将3D结构光应用于手术机器人,通过优化算法,实现了瞬间采集患者颅脑数据,并在数十秒内完成患者头部三维模型的重建,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精确度。

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国产品牌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硬件软件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机器人“脑”“眼”“手”的精准配合。其中,“智慧脑”能够精确设计人工假体的安放角度,并通过三维图像的可视化呈现,让医生在术前就能模拟手术的全过程。机器人还能将医生的手术经验转化为标准算法,进行自我训练和学习。

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有力推动。相关部门在多个规划中强调了智能手术机器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方向。近年来,一些地区也开始瞄准手术机器人产业进行布局,如北京市和上海市都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期推动手术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当前,国产医疗机器人正处于自主创新和临床应用推广的关键阶段。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杨建龙表示,行业企业及业内专家热切期盼在医疗服务定价和医保支付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他们坚信,这将为国产医疗机器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手术正在跨越山海,实现医疗资源的广泛下沉。当机器人手术与5G技术相结合时,远程手术成为现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覆盖更广泛的地域。

最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主任孟元光进行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手术。他利用机器人辅助超远程5G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虽然身处北京,却成功地为远在海南的患者完成了手术。显示屏清晰地展示了患者腹腔内的手术情况,孟元光通过操作手术机器人的控制台,手指轻微运动,远隔近3000公里的机械手臂轻巧地活动,精准完成手术。

5G网络以其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为远程手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孟元光表示,通过手术机器人实施远程手术,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奔波之苦,还能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异地的优质医疗资源。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国产手术机器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虽然国产手术机器人起步晚,但它们从一开始就注重与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在远程手术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例如,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的华克勤教授团队为一位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患者进行5G+AI超远程国产机器人微创手术,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延迟。

不久前,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大宏在位于杭州的手术室里,为4000里外的患者成功完成了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他表示,“5G机器人远程手术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的设备逐渐成熟和5G传输系统的普及,这种远程手术模式将进入更多基层医院,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链接】介绍手术机器人的神秘面纱

手术机器人,一个集临床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等多学科前沿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医疗器械,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它代表着外科学中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继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之后,为现代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通过高清的视频成像系统,手术机器人能够呈现出清晰的手术视野。搭载3D镜头的内窥镜,不仅能放大手术部位,更能让解剖结构无所遁形,为医生提供详尽的术中信息。而灵活的机械臂,更是在医生的操控下,完成定位、切断、穿刺、止血、缝合等精细操作。

深入了解手术机器人的构成,我们会发现它由三部分构成:视频成像系统、床旁机械臂系统和主刀医生控制台。其中,视频成像系统负责手术部位的清晰呈现,床旁机械臂系统则负责执行各种手术动作,而主刀医生控制台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刀医生通过操作主控制器和脚踏踏板,实现与机械臂和内窥镜的精准控制。在立体目镜中,医生能实时观察手术进展,确保手术器械的精准运动。

尽管名为“机器人”,但手术机器人仍处在辅助医生完成手术的半自动阶段。真正的智能手术时代尚未到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融合智能技术的手术机器人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最近,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发布的面向医疗垂直领域的AI多模态大模型,就为手术中实时影像智能识别等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一大模型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专家操作的历史记录,能在手术中提醒医生关键操作阶段,使手术更加精准、高效。专家预测,未来机器人或许能自主完成一些非关键的操作,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注:本文由杨林娜整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