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探索建立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区
聚焦智能制造:江门产业发展新航向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江门市政协委员郑晓曦在市委员会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江门应紧握智能制造的时代脉搏,建立江门市智能产业园,并联合五邑大学建立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郑晓曦深入分析了江门市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基础。江门市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众多制造业厂商和国际知名品牌公司在此落户。五邑大学在智能机器人技术方面已开展深入研究,为江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基础。
针对此建议,江门市经信局回应称,正在积极建立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区,以行动布局这一新兴产业。江门正处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业态培育的关键时期,打造智能机器人装备产业迎来重要机遇。产业园将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围绕企业需求,打造特色平台。
产业园的建设不仅是对外“招商引资”,对内也要“重点培育”。市已制定未来新兴产业的主要发展规划,明确将机器人及相关产业链作为江门市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形成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批量生产能力,扩大江门机器人制造业的影响力。
五邑大学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机器人研发中心的研发力量也被充分整合。郑晓曦提议,园区企业与五邑大学可联合建立智能机器人应用研究院,使其成为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的孵化基地。针对卫浴制造、餐饮等特定行业,研发特色机器人,如研磨抛光机器人、服务类机器人等。
机器人产业对产业配套程度和产业链条的完善程度要求较高。为此,江门市经信局表示将依托国内有实力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核心技术,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整合。同时组建江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产业互补、联合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展望未来,江门市智能制造的发展前景广阔。通过的大力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科研机构的强力支撑,江门市定能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