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智能到人本智能,人工智能要更安全、更
在昨日的“科技创新智慧赋能2020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发展峰会”上,揭晓了备受瞩目的“2020人工智能科技先锋奖”与“2020数字化应用创新卓越奖”的获奖名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场景已经从简单的AI诊疗、刷脸支付,扩展到了更为广泛的领域。
其中,第三代人工智能的理念,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教授深入阐述。他提出,第三代人工智能将融合第一代的知识驱动和第二代的数据驱动,借助知识、数据、算法和算力等要素,建立可解释和鲁棒的AI理论与方法。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增多,复旦大学的姜育刚院长强调,我们需要在人工智能布局中增加对安全性的研究比重。
杨小康,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提出了“人本智能”的定义和愿景。他认为,在物理世界、人类社会与人工智能相互交织的新时代,人工智能不仅要懂人,人也要懂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他坚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来驾驭人工智能,并指出我们需要以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展“人本智能”融合创新,以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达观数据的创始人陈运文博士,带来了关于智能文本处理与未来办公机器人的分享。他展示了研发的合同文档审阅机器人、办公公文处理机器人等,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机器人如何应用于实际场景。例如,财报核查机器人,它运用学习及语义理解技术,能够检测财务文件中的各类信息,大大节省了业务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审查效率。
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如何结合的数字技术来支持业务创新、如何克服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以及如何打造适应未来的组织,是当前的三大核心问题。专家们表示,数字化发展必须在理解总体业务战略的基础上进行。在未来三年内,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与AI的结合将在推动数字化变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本次峰会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市科协指导,由市科协人工智能专委会主办,达观数据承办。除了精彩的演讲和分享,还有来自各方的专家交流,共同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发展的未来。本文作者为沈湫莎,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主办方提供。文汇,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