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缺工将凸显 机器人代工或加速
富士康暂停招工引发就业市场波澜
富士康集团,这个拥有百万员工的大厂,部分厂区暂时停止招工,在就业市场上掀起不小的波澜。走进深圳富士康清湖厂区的招聘点,一纸“暂停招募,具体招募时间另行通知”的告示贴在大门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富士康大陆新闻发言人刘坤解释,这一决定的背后是节后返岗率高达97.5%,员工数量已满足当前生产计划。过去两年间,富士康大幅提高了工人工资,深圳一线工人的底薪从2010年的900元跃升到如今的2200元左右,涨幅超过一倍。公司在招聘方面并无“用工荒”之忧,一旦启动招聘,很快就能填补空缺。
在深圳龙华地区的人才市场,不少电子制造企业却急于招聘普工。企业现场的工作人员积极劝说求职者登记应聘,并承诺提高薪资与福利。深圳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琴透露,一些竞争力不足的企业员工流失率极高,每月流失率30%甚至更高。从整个市场看,虽然不存在普遍的“用工荒”,但部分规模较小、用工环境较差的企业仍面临招工难问题。
广州、东莞等地的就业市场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那些提供较高工资待遇和福利的企业并未受到“用工荒”的困扰,而一些以最低工资代替基本工资的企业则因工作环境差、社会保障不足,节后员工返岗率常常低于50%。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高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现有就业市场暂时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协会及多家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联合调查报告显示,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长,与现有技工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部分企业对劳动力技能素质水平感到不满,技工类人员供不应求。
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用工荒”的症结在于依赖廉价劳动力创造效益的密集型产业在“人力争夺战”中逐渐失去竞争力。深圳某LED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张军表示,这实际上是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的反映。他强调,企业必须从低端代工制造向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制造转型,提高劳动力附加值。
与此一个新现象引起了关注——机器人的崛起。招工难、用工成本上升促使许多制造企业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一些企业如艾美特选择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以应对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富士康集团也宣布了百万机器人计划。
陈生在深圳负责代理销售工业机器人产品,他介绍,一个机器人可以代替三个工人的工作,扣除投入成本和维护费用后,一年可为企业节约大量工资支出,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在精密、复杂的技术岗位,熟练技术工的需求仍然很大,机器难以完全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