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搞无人车?中国航天也将携手人工智能技术

机器人培训 2025-03-28 10:52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技术与航天技术完美结合时,会催生出怎样的未来景象呢?让我们聆听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的见解。

邓中翰院士近日向中国科技日报透露,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正向我们走来。他坚信,随着这些技术的融合,航天器将逐渐拥有自主完成制导、导航、控制、数据处理、故障判断乃至部分重构与维修的能力。这一变革将极大地减少航天器对地面测控、通信等支持系统的依赖,犹如为航天领域注入一股强大的自主生命力。

就在不久前,邓中翰荣幸地收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的聘书,成为该院科技委十位重量级顾问之一。他对记者表示,全球多国正在积极投身于智能自主系统的研究开发,竞相推出人造大脑计划,在图像识别、学习、机器人等领域展开激烈比拼。为了在未来的太空中占据制高点,各国都在加大对智能自主控制技术的投入。

邓中翰进一步指出,未来的航天任务,如深空探测、小天体着陆、大型变结构航天器等,都需要借助智能技术实现自主规划、自主导航、自主控制以及自主故障检测。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航天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低功耗以及自主可控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想象一下,当航天器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像机器人一样自主完成复杂的太空任务,那将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而这种可能性的实现,离不开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这两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航天技术的革新提供强大的动力,推动我们向着更深远的太空迈进。

邓中翰院士的这番言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智能与自主的航天未来。在这个未来中,航天器将更为智能、灵活和自主,为人类的太空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