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学学会(ACS)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微型游泳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当这款水下机器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幸分裂成两到三块时,它将利用研究人员设计的仿生愈合机制,重新组合自身,恢复完整。
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在ACS的Nano Letters期刊上发表,这项研究进一步拓宽了受自然界启发的机器人技术领域。未来,这类同步化的机器鱼有望被用于环境监测和清洁等任务。
这款游泳机器人通常由易碎的聚合物或柔软的水凝胶制成,这些材料容易出现开裂和撕裂的情况。ACS的约瑟夫教授团队设计的游泳机器人,大小约同手指,长度仅2cm,形状宛如一条鱼。它包含导电底层、刚性疏水中间层以及对齐的强磁性微粒上部条带。
机器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运动时能够自行“愈合”,无需人类干预或外部触发器的帮助。为了赋予机器人动力,研究团队在其尾部添加了铂元素。当铂与过氧化氢燃料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氧气气泡,从而推动机器人前进。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机器人放置在含有稀过氧化氢溶液的培养皿中。当机器人开始在培养皿周围游动时,研究人员会用刀片将其切开,而机器人的尾部仍能在培养皿周围正常移动。一旦机器人的某部分靠近其主体,它便通过强烈的磁性反应重新附着在一起。研究团队还测试了将机器人切成三块时,其自我修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