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怀疑论者凯文·艾什顿:物联网与AI无关

机器人培训 2021-05-31 10:32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钱童心

[“就是传感器的连接网络,我不相信人工智能在500年内会对人类有什么实际的帮助。现在可能有些软件可以分析数据,我们还是不知道机器到底应该如何模拟人脑智能,这还只存在于科幻片中。”]

上世纪90年代初,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编写了一套程序,在咖啡壶旁边安装一个便携式摄像机,镜头对准咖啡壶,利用计算机图像捕捉技术,传输到实验室的计算机上。这个简单的“本地咖啡观测”程序方便了工作人员随时查看咖啡是否煮好,省去了上上下下的麻烦。

后来这个监测咖啡的系统又经过其他同事的更新通过实验室网站连接到了因特网上。没想到的是,仅仅为了窥探“咖啡煮好了没有”,近240万人点击过这个名噪一时的“咖啡壶”网站。后来这个咖啡壶被命名为“特洛伊咖啡壶”,也是最早期时候的一种形态,只是当时还不存在“”的定义。

这只是故事的前序。真正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工程师KevinAshton(凯文·艾什顿)于90年代中期提出,你想不到的是,启发来源于一支唇膏。

唇膏的秘密

在提出概念之前,Ashton的成长经历与很多人一样,在不断尝试中选择、放弃、坚持。

受益于在大学校报当主编时结识的广告商宝洁,Ashton加入了宝洁公司帮助其建立玉兰油的产品线。好奇且不安于现状的Ashton在那里发现了“唇膏”的秘密。

当时还是宝洁公司(P&G,Procter&Gamble)一名产品经理的Ashton观察到货架上的一排棕色的唇膏总是持续缺货,又不能及时补上,没人能告诉他为什么。后来他发现这款型号的唇膏在仓库有大量的存货,但没有一种能够把所有的包括仓储管理到物流再到商品上架的整个流程联系起来的技术。

也恰恰在那个时候,英国零售商开始试验会员卡制度,卡片里面运用了一种新的射频技术,安装进一片小小的射频芯片RFID卡。一个制造商给Ashton演示了这种芯片是如何工作的,告诉他关于用户的信息数据都存储在这张芯片上,而且能够无线传输,无需读卡器。

在开车回去的路上,Ashton忽然受到了启发。他想为什么不能把这个芯片安装到唇膏里面呢,如果无线网络能够获取会员卡上的信息,那么同样也能获取唇膏包装盒上的信息,从而告诉商店货架上还需要补上哪些商品。

经过研究Ashton发现,RFID是使电子标签变成零售商品的绝佳信息发射器,并能够由此变化出千百种应用与管理方式,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化和自动化。要知道,当时美国零售业者一年因为货品管理不良遭受的损失高达700亿美元,零售商们抱怨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钱一分一秒地从货架上流失”。

在宝洁公司和吉列公司(Gillette)的赞助下,Ashton与MIT的教授SanjaySarma、SunnySiu和研究员DavidBrock共同创立了一个RFID研究机构——自动识别中心,他本人出任中心的执行主任。该中心成立于1999年10月1日,当天也正是条形码问世25周年。

Ashton预测电子产品代码(EPC,ElectronicProductCode)网络将使机器能够感应到全球任何地方的人造物体,从而成为真正“”的开始。

如今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概念,和很多创新一样,的诞生也是用来解决老问题的。重要的是,有了技术,人们可以解决原来并不相干的一系列的问题。

Ashton对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因特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自动识别中心(Auto-IDCenter)提出,要在计算机因特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SensorNetork)、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或者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Ashton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是比因特网更大,为公司创造一种使用传感器识别世界各地商品的方法。这将彻底改变我们以往从生产厂商到顾客,甚至是通过回收产品来跟踪产品的固有模式。事实上,我们创造了。”

中国的机会

近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也吸引了Ashton频繁地来到中国寻求新的机遇。不久前他在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上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现在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利用技术让生活变得更好,包括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疾病等等。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出行,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应该通过技术的手段来解决。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还很新,很多人仍然很迷茫,不知道前景如何,那时候手机还没有数据,只有通话功能,没有无线网络,要知道的发展是基于无线网络的发展。”Ashton表示,“现在互联网已经可以布局到任何地方,而且带宽很宽,传感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也引领了技术的飞跃。”他认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传感器成本的下降,极大降低了技术的研发成本,并使得这些研发成果很快就可以用在其他领域。

一谈到中国,Ashton就表现出非常亲切的感觉,他曾在复旦大学的自动识别中心和中国教授一起研究的相关技术。Ashton还相信中国将引领本世纪技术的发展。“我觉得很有趣的是,我们在美国谈论谷歌、Facebook,你看一看,这些都是上个世纪的公司,未来的机会将在中国诞生。”Ashton说,“中国在五年前就提出了的概念,目前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技术相关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比如就引领中国的社交媒体走向了世界,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本世纪内,中国的技术一定能够主导全球。”

以中国的公交卡为例,Ashton认为中国的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比如上海的公交系统早在2000年时已经采用RFID接触式公交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在智慧城市、物流、个人设备等多个领域未来也将迎来爆发。”他说。

质疑人工智能

Ashton并不是人工智能的信奉者。他表示,他所理解的与人工智能无关。“就是传感器的连接网络,我不相信人工智能在500年内会对人类有什么实际的帮助。现在可能有些软件可以分析数据,我们还是不知道机器到底应该如何模拟人脑智能,这还只存在于科幻片中。”

是继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浪潮。夹杂着人工智能和向人们席卷而来,一时托起了很大一批创业公司。但往往大潮过后,很多公司都会石沉大海。对此,Ashton表示“在中国人人都能够创新,这种氛围是非常好的。而且每个国家有其创新的特点。但不管在哪里,创新性的创业者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在关注大城市的发展时,我们面临很多挑战,也有很多机会,所有的问题都已经不再是孤立的存在,如果用一种联系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