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机器手 或将助力千亿工业机器人发展
近日,来自ColumbiaEngineering的研究团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灵巧至极的机器人手部。这款机器人手融合了先进的触觉技术与运动学习算法,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灵活性。
在技能展示中,该团队选择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操作任务:在机器手中旋转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同时保持物体的稳定性并确保安全握住。这是一项极具难度的任务,因为它需要机器人的一部分手指不断地重新定位,而其他手指则必须稳固地固定物体。
这款机器人手不仅成功完成了任务,而且是在没有任何视觉反馈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触摸感应进行操作。它不受光照、遮挡或其他类似问题的限制,甚至在黑暗中也能精准操作。
机械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MateiCiocarlie指出:“未来,该技术有可能在物流和物料搬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缓解当前的供应链问题。”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应用,将为更多的工业机器人带来变革。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竞争业务规模方面,市场上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竞争态势。第一梯队被“四大家族”所主导,这些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多年的沉淀发展,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都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而在第二竞争梯队中,主要是一些中国上市企业,如埃斯顿、拓斯达和绿的谐波等,它们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垂直延伸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根据《"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努力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高端制造的集聚地以及集成应用的新高地。预计在此期间,机器人产业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将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的密度将实现翻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约1051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