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图像传感器业务押注中国市场 工厂扩产以提升产能
近日,据日经新闻报道,科技巨头索尼集团正蓄势待发,计划通过深耕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来重塑其图像传感器的盈利魅力。
周五,索尼集团为其图像传感器的生产巨头长崎科技中心举行了扩建工程的竣工仪式。索尼集团总裁十时裕树在仪式上自豪地宣称:“图像传感器是电子世界的‘眼睛’,而我们正致力于将其送往全球每一个角落。”作为索尼图像传感器的主要生产基地,长崎工厂此次扩建使得洁净室面积增加了高达60%。索尼还计划在南方的熊本县新建一个图像传感器工厂。
虽然索尼的整体业务表现依然强劲,但其在半导体领域的盈利预期却有所下滑。预计截至明年3月的财年,索尼的合并净利润将下滑13%,降至8800亿日元。其半导体部门的营业利润也将减少8%,达到1950亿日元。这一业绩下滑的背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在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的图像传感器供应锐减。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华为的手机销量大幅下滑,直接影响了索尼的图像传感器业务。
尽管索尼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在全球另一大客户的苹果公司的订单量却保持稳定增长。这也使得索尼在扩大对其他客户的销售时面临更大的困难。索尼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瞄准了小米和OPPO等制造商作为新的增长点。索尼还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Lytia”品牌图像传感器,并以长崎工厂作为主要的供应中心。
为了进一步提升业绩,索尼也在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今年春季,索尼从其他工厂调派了一批工程师前往长崎工厂,协助解决新型图像传感器的良品率问题。这种新型传感器能显著提升夜间拍摄的图像质量,但大规模生产一直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除了这些举措之外,索尼还积极布局物流领域,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最近,该公司推出了一项利用人工智能图像传感器提升仓库效率的服务。这项服务能够自动追踪卡车的进出货时间,并分析装卸货效率。随着日本明年实施的更严格的卡车司机加班限制措施,预计这一服务将受到更大需求。索尼的这一创新举措无疑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