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老外垄断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突围

机器人培训 2025-02-12 10:55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智能制造在中国正成为新的风口,其中机器人产业更是备受瞩目。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以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短短几年间国产工业机器人产量从9000台跃升至7.24万台,增幅惊人。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先天不足、起步较晚的情况下,国内企业面临着国外垄断企业的夹击。尽管如此,国产机器人产业依然异军突起,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长期以来,中国机器人市场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国产机器人占比不足1%。国外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程,在技术积累、生产规模、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显著优势。相比之下,国内相关产业的起步晚了几个代际的时间。这其中,扼住国产企业咽喉的主要是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

由于缺乏可靠的国产核心零部件,中国机器人制造厂商不得不以高昂的价格购买国外产品,后期维护、更换的成本更是极为高昂。以减速器为例,国外企业卖给四大机器人制造商的价格远低于卖给中国厂商的价格。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国内厂商在技术和价格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打破垄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积极行动。其中之一就是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李良军。他看到了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并认识到只有研发出国产核心零部件,才能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赢得发展的机会。

卡诺普成立之初,就选择研发控制器作为突破口。控制器被誉为机器人的“大脑”,对机器人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国外品牌的垄断,卡诺普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研发工作。他们不仅解决了控制器本身的问题,还协助不少机器人本体厂商解决了一些本体的技术问题和机器人应用的问题。考虑到国内大部分本体厂商资金不足,卡诺普还特意为控制器添加了一个用于精度标定的功能。

经过多年的努力,卡诺普的控制器已经渐趋成熟,并在本土化方面已经拥有了与国外品牌相当的竞争力。他们的成功不仅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控制器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众多国产控制器供应商中,卡诺普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性价比,脱颖而出,销量稳居国内行业榜首,市场占有率高达45%以上。面对国外品牌的重重围剿,卡诺普成功实现了突围,展现了国产控制器的实力与潜力。

与此浙江来福谐波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也崭露头角。与卡诺普不同,来福专注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的谐波减速器,这一领域技术壁垒极高。来福团队坚持不懈地攻克技术难题,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投入近亿研发经费,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来福的谐波减速器已能满足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基本要求,并迅速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

国产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不仅提升了国产机器人制造产业的发展水平,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9.1%,市场价值增长超过两成。随着国产机器人产量的增长和价格的下降,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了国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评价道:“这几年国产机器人产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关键零部件的突破。”他认为,工业机器人对中国产业升级至关重要。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年轻人对繁重重复性工作的不愿从事,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展望未来,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工将是中国工业升级的趋势。中国巨大的市场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中国机器人在技术上仍有提升空间,但市场的庞大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投资人黄河认为,、投资公司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引导机器人制造行业健康发展。应关注中小企业,整治骗补行为,资方应认真调研,避免盲目投资。企业也要学会与投资人打交道,共同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将对中国经济的转型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机器人制造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卡诺普CEO李良军认为,中国完整的产业制造链是进军高端行业的关键。只要充分发挥优势,中国机器人产业一定能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无疑,机器人制造行业有着巨大的潜力,未来必将造就一批世界领先的企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