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融三轮 李书福捧出一只芯片独角兽 又一巨头豪掷40亿正面PK

机器人培训 2025-02-10 12:12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吉利再度展现强大的孵化能力,接连推出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路特斯、极氪后,又成功培育出一支芯片领域的独角兽——芯擎科技。

日前,这家专注于车规级芯片的企业完成了近5亿元的A+轮融资,这不仅成为今年上半年汽车芯片设计领域最大的单笔融资,也标志着芯擎科技一年内完成了三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70亿元。众多产业资本、头部VC和基金纷纷加注,包括中国一汽、红杉中国、东软资本、德国博世集团旗下博元资本等。

芯擎科技的诞生背后,是吉利与亿咖通科技、安谋中国的共同出资。该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并实现了流片成功。

自2021年以来,吉利在芯片领域的动作不断,除了芯擎科技,还有芯粤能半导体、华润微电子、晶能微电子、积塔半导体等一系列布局。

事实上,传统车企如比亚迪、上汽、广汽、北汽、长城等以及新势力如“蔚小理”都已经纷纷进入芯片领域。就在近期,上汽集团也宣布设立产业基金,目标投资汽车电子、半导体等产业链。

这场车企“造芯潮”的背后,是“缺芯潮”带来的供应链安全问题的余波。芯擎科技的掌舵人汪凯,一位在半导体行业从业近30年的老兵,他的创业经历无疑为芯擎科技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汪凯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传奇的。他早年考入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侦查与干扰专业,毕业后进入科研所工作。他意识到中美高科技领域的差距后,选择赴美深造,获得了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此后,他在集成电路产品研发领域深耕多年,从工程师一直晋升到研发副总。他还曾在法国通信巨头阿尔卡特担任宽带终端事业部总经理。

加入芯擎科技后,汪凯带领公司坚持创新,以汽车智能化为舞台,选择了更加先进的7nm制程技术路线。当时,不少友商都选择了更保守的制程技术路线。但在汪凯看来,只有走向7nm,才能满足智能座舱的高算力需求。他坚持打造最好的产品,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仅用了两年时间,芯擎科技就成功研发出了首款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创下了行业记录。这款芯片集成了大量电路和晶体管,拥有强大的计算性能和高安全壁垒。一旦投入量产并搭载到吉利等车企的产品上,无疑将推动公司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完善。

出色的团队和吉利的背书让芯擎科技迅速成为优质标的,获得了投资机构的热烈追捧。伴随着新一轮融资的成功完成,估值超70亿的芯片独角兽就此诞生。驾驭未来,吉利在芯片赛道上的竞速布局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强调,电池和芯片是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的两大核心,拥有自主技术的车企将拥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吉利已在芯片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布局。

从2021年开始,吉利不断在芯片领域展现其雄心壮志。与功率半导体巨头罗姆半导体集团的战略合作,开启了吉利在半导体领域的新篇章。紧接着,吉利科技与华润微、积塔半导体等公司的紧密合作,致力于推动汽车电子MCU、功率器件、SoC、PMIC等芯片的研发与应用。

吉利不仅与芯片公司紧密合作,更是亲自下场成立半导体公司。与威睿电动汽车、芯聚能半导体等的合资,以及智芯科技、晶能微电子的成立,显示出吉利在芯片领域的野心。目前,吉利已涉及车规级芯片的各大品类,且晶能微电子已完成了首轮融资,显示出市场对其的积极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不仅在传统汽车领域有所建树,更在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IGBT芯片领域进行了深度研发。晶能微电子开发的车规级IGBT芯片及模块、碳化硅(SiC)器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等领域。一台车的性能,如百公里加速、充电速度、电耗、变速等,都与IGBT模块的优劣密切相关。

与国内唯一自研IGBT芯片的车企比亚迪相比,吉利在芯片领域的布局野心不小。可以说,吉利已经意识到了电动汽车“心脏”的重要性,其布局几乎涵盖了车规级芯片的各个领域。

除了吉利,车企“造芯潮”已经席卷而来。传统车企如北汽、广汽、上汽等都在积极投资或组建芯片研发团队,新势力如蔚来、理想、小鹏等也在芯片研发上投入巨资。车企纷纷钟情于造芯,既是因为前两年“缺芯潮”的教训,也是因为特斯拉等先驱的成功示范。

面对这一趋势,吉利在芯片领域的布局无疑为其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要想造好电动车,必须先布局好芯片赛道。吉利已经在这条赛道上开始了竞速布局,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吉利在电动车领域的更多突破与创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