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造机器人之城 广东力推庞大机器换人计划

机器人培训 2025-02-08 12:14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广东省,曾经的制造业巨头,正经历着经济转型的浪潮。尽管传统的人力成本优势逐渐消退,但该省依然坚守着对制造业的热爱。在追求新的发展动力时,“机器换人”战略应运而生,成为了广东省的核心任务之一。

今年三月,广东省推出了《三年计划》,意图在未来的几年内建成领先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基地。规模宏大的机器人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在广东省内涌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制造业重镇尤为积极。界面新闻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已建或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多达七个。

在广州的黄埔区,一个标志性的项目——中国和以色列合作的机器人研究院正式落户于此。智能装备产业园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工业产值的大幅增长。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一家在机器人领域颇有建树的企业,已经入驻该园区。

东莞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由香港科技大学团队孵化,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大疆创新——在无人机市场占据全球70%份额的领军企业,为产业园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深圳的银星科技工业园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同样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而在珠三角的小城市中,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也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顺德市的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土企业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和嘉腾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中已经站稳了脚跟。

面对人力成本的提升,广东的制造企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的项目越来越多。的扶持政策也为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除了提供资金补贴,广东省各级还从多个方面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包括设立投资引导基金、提供人才购房补贴、提供全面的发展指导服务等。

在这样的推动下,广东的高技术制造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机器人市场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和企业的不断努力,广东省的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机器人产业的繁荣背后:顺德、松山湖的机遇与挑战

获得顺德区补贴的机器人企业,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只要企业采用顺德出产并进入补贴目录的机器人,即可轻松获得10%的补贴。龙头企业还能享受到土地资源的倾斜支持。嘉腾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陈洪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企业已顺利在顺德高新区获取了30亩土地,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除了积极的政策支持,顺德区更是与省内有关部门携手共建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为产业注入强大的技术创新动力。这一切都为机器人产业在顺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东莞松山湖产业园,因李泽湘团队的强势入驻而成为行业焦点。这位机器人行业的“明星导师”无疑为众多初创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松山湖优美的环境和东莞市完善的产业体系,使得企业能够在生产质量和供应链体系上得到更好的把控。园区还设有针对企业和人才的奖励优惠政策,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到科技项目的配套资助,都显示了园区对科技发展的重视。

在机器人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背后,也存在一些隐忧。尽管广东制造企业积极寻求产业升级的契机,但机器人产业园可能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目前,虽然中国有86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机器人概念,但真正以机器人为主业的并不多。部分公司仅仅通过收购机器人公司涉足这一产业,它们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和高端产品的产出能力尚存在疑问。

高端产品的研发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经验沉淀,不能依赖短期投入。深圳市福士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欢庆对此深有体会。与此佛山顺德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也提出了解决产业泡沫的可行办法,包括挖掘市场需求、避免产业园区定位同质化等。

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产业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起步稍晚。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已经吸引了国际机器人产业的四大巨头。相比之下,广东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在发布《三年计划》后才开始大规模建设,已经落后于上海。由于技术滞后,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大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难以完成精密工序。

尽管如此,广东省的制造业发达,对机器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用人成本的上升,“机器换人”战略正在珠三角地区推行,这也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起步晚、技术简单、市场需求滞后以及园区同质化等问题仍是广东省内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挑战。未来,这些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