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喊了这么多年 春天总算来啦

机器人培训 2025-02-08 11:28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吴恩达递给我一个小巧的耳机设备,它环绕在耳朵上,并通过一条细线连接着一台智能手机。乍一看,它仿佛带我穿越到了未来——一个即便没有蓝牙也能连接智能手机的耳机时代。这个耳机所展现的魔力远不止于此,它几乎能让盲人重见光明。

作为百度首席科学家的吴恩达,手中这款耳机是百度最新产品原型之一,名为“百度小明DuLight”。这款设备内置微型摄像头,能够捕捉你面前的人脸、街景路标、食物等一切景象。这些图像信息将被传输到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中。这个应用程序会分析这些图像,将其转化为语音描述,并通过耳机播放给你听。如果你是盲人,那么你也能通过它获得对自己周围环境的大致印象。

尽管DuLight目前仍处于开发初期,尚未完善,但它的潜力令人瞩目。这款产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即机器能够感知并理解周围环境,甚至超越人类的认知界限。这种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我们使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方式,更改变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吴恩达的原型产品依赖于一种名为“深度学习”的技术。在百度的数据中心里,他们运行着大规模神经网络,这些网络类似于人类的神经网络,通过海量数据的图像分析学习识别物体、书写文字乃至识别人脸。例如,向神经网络输入大量猫咪照片,它就能学会识别猫;输入足够的云彩照片,它就能识别云朵。

类似的技术正在被谷歌、Facebook、微软等科技巨头广泛应用。在谷歌,神经网络已经能够让你立即搜索特定的人、地点或隐藏在私人相册中的照片。神经网络还能识别你对安卓手机发出的语音指令。在Facebook上,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识别用户状态更新中的面孔。Skype(现属微软)也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即时语言翻译。

显然,神经网络正在与各种感知模式融合,开始理解人类最自然的交流方式。谷歌甚至将经典电影中的对话导入神经网络,开发出能够像人类一样对话的聊天机器人。

所有这一切宛如科幻小说的情节。2015年却是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一年,这些技术开始真正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DuLight和谷歌聊天机器人仍是实验品,但Facebook的脸部识别、微软的Skype翻译以及谷歌的语音识别技术都已经面向大众开放。谷歌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其搜索引擎,这是其互联网帝国的基础;Twitter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不良内容;百度则利用该技术定位广告和识别恶意软件。

到了2015年底,人工智能技术和深度学习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十一月初,谷歌震惊科技界,他们开源了其深度学习服务软件引擎,将这个核心技术与全世界分享。不仅仅是谷歌“赠送”了人工智能技术(更不用说其内部包含的海量数据),他们的这一举动还推动了整个深度学习行业的革命。

在谷歌宣布开源人工智能技术的几周后,Facebook也宣布开源其深度学习硬件服务器。同一天,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和YC创业孵化器总裁山姆·阿尔特曼共同成立了价值10亿美元的非营利机构OpenAI,并公开分享了他们的人工智能研究和技术。

实际上,OpenAI是一个重要的机构,由前谷歌顶级人工智能研究院伊利娅·苏特斯科娃负责监督。马斯克和阿尔特曼加入这个机构是为了保护世界免受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他们担心深度学习等技术可能会变得过于强大,最终失去控制,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开放这些技术,让每个人都能掌握和使用。

正如阿尔特曼所说:“就像人类对抗‘邪恶博士’一样,大多数人类都是善良的。如果我们集体掌握这项技术,那些潜在的不良因素自然会被抵消。”他们坚信,人工智能越是普及,出现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就越小。

至于那些看似违背直觉的争议和担忧,现在给出结论还为时尚早。实现超级人工智能的路还很长,但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我们都应该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并思考其潜在风险。人工智能的力量如今已在我们眼前展现其深远影响力。以DuLight为例,这项技术已经走在了前沿。Facebook同样在尝试类似的技术,今年秋季他们将推出新功能,能够自动识别Facebook News Feeds中的照片,并通过“文本转语音”技术向视力受损用户描述这些照片内容。这无疑彰显了Facebook技术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想象一下,超过五万名视力受损的用户在Facebook平台上无法亲自看到照片,而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让他们能够通过机器之眼感受到世界的色彩和生动。这种技术的传播速度和接受度令人惊叹,也让我们更加期待人工智能未来的更多可能。的确,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打开全新的视野。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