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企业如何维持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这个巨头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世界瞩目的费斯托公司举办的机器人大会上,费斯托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尤其是费斯托的展位上,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今年,他们的展位上出现了一款名为驭风者的仿生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以其独特的飞行能力赢得了观众们的喝彩。当工作人员拉动拉杆,推下油门时,一只翼展达两米的仿老鹰机器人腾空而起,其灵活自如的飞行姿态就像自然界的鹰一样矫健。一名观众忍不住惊叹:“这机器人太酷了!”这一壮观的场景立刻引爆了现场的气氛。
据了解,驭风者机器人是模仿自然界大型鸟类制作而成的。它的机身大小相当于一张课桌,重量却不到600克。尽管体积小巧,但它的飞行速度却能达到每秒7米。这款机器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翅膀拥有两个或三个自由度,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机器人的灵活度。它还能利用自然界鸟类的飞行原理,借助上升气流前进、盘旋和滑翔。费斯托公司的工作人员自豪地表示,驭风者机器人甚至可以模仿大型鸟类尾巴的转弯功能,通过尾翼控制转向。这些高度仿真的设计得益于费斯托公司的轻量化设计以及各种装置的采用,如传感器、制动器、机械装置以及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这些精密装置都被安装在非常狭小的空间内,确保了机器人的高效运行。
在展区的一角,一个仿生水母机器人也在水箱中上下游动,其逼真的表现吸引了大量观众围观和拍照。费斯托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这款机器人的最大难点在于模仿水母的柔性律动。成功模仿这种柔性动作后,可以将其应用于其他机器人的抓取作业中。这些仿生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展示了费斯托公司在仿生学领域的深厚实力和创新精神。
费斯托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如今由第三代掌管。作为自动化、气动等产品的供应商,费斯托不仅为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技术供应产品,还致力于工业培训课程的开发。该公司年销售额超过30亿欧元,在全球拥有超过一万名员工,这保证了公司的稳定运作。与华为的商业模式相似,费斯托目前不受资本市场约束,更注重对市场、客户和员工的责任。这使得公司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做出长期规划并付诸实践。费斯托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可观,每年将收入的8%用于研发,这也使得公司保持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力。他们在仿生学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也为公司在自动化领域的卓越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持。自FESTO公司进入中国以来,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如今,FESTO品牌在中国工业领域已经广为人知,但他们的仿生学研究却鲜为人知。但事实上,正是仿生学的研究和创新使得费斯托在自动化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荣誉。他们不断向大自然学习并汲取灵感从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能力令人钦佩不已!费斯托公司在早期决策中就坚信产品除了微型化、标准化等趋势外,还需融合气、电、传感、通信和机械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他们摒弃了单纯依赖气动技术的观念,而是从应用效果、成本及便利性出发进行创新。这一理念的转变引领了气动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广阔的仿生学领域,费斯托公司看到了新的机遇。他们推出的仿生机器人产品,如模仿生物外形和性能的明星产品,成为公司的焦点。这些机器人通过仿生学习网络进行研发,不断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学习。费斯托通过与各大高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市场潜力的仿生产品,如仿生手臂和仿生蜻蜓等。这些产品在医疗和军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费斯托公司的仿生学研究成果不仅为客户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还为公司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通过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公司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适合不同行业和需求的解决方案。这种全方位的支持为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也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声誉。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也为工业应用和批量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
费斯托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仿生学习网络这一平台,公司鼓励不同领域的人才加入并与他们一起开发创意。公司在展会上的展示也吸引了众多观众,尤其是小朋友们的关注。公司带来的水母机器人升级版和仿生机器人教育学习包都深受欢迎。这些教育包不仅让人们亲身体验到仿生机器人的魅力,也在无形中增强了费斯托的未来人才潜力。
费斯托公司凭借其前瞻性的决策和对仿生学的深入研究,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学习。通过与各大高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以及跨学科的合作模式,公司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努力使得费斯托公司在业界取得了卓越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