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 一拳打开百亿市场

机器人培训 2025-01-16 13:09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市场调研揭示】在工业制造领域,可穿戴设备的强势应用为生产效率带来了显著提升,增幅达8.5%。德勤报告指出,61%的企业管理者视智能可穿戴设备为工厂战略部署的关键要素,预期在接下来12个月内,54%的企业将扩大相关领域的投资。

全球工业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值正在迅猛增长,据亿欧智库预测,2022年的产值约为41亿美元,到2025年预计将飙升至84亿美元。与此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工业穿戴设备的“黑科技”外骨骼,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外骨骼机器人已从科幻影视走进现实生活。德国仿生学公司GermanBionics在CES2023展会上推出了新款外骨骼装备Apogee,科大讯飞也明确表示将在2023年发布软硬一体机器人产品,并计划后续推出外骨骼机器人等产品。据研究机构TheInsightPartners的报告,全球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市场规模在2021年为1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惊人的42.2亿美元。

智能穿戴设备的崛起,让外骨骼机器人在工业、运输、康复等行业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尤其在中国市场,制造业和物流行业的巨大需求为外骨骼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重体力行业劳动力短缺和从业群体高龄化现象的加剧,外骨骼机器人在帮助解决人体耐力和体能不足的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

以汽车制造为例,虽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在某些环节仍需要人工参与。外骨骼机器人能够提高工人的体能和作业效率,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协作,因此在汽车制造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样,在物流行业,复杂的配送流程和高度依赖人力的现状也为外骨骼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在物流场景中,外骨骼机器人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除了提高生产效率,安全因素也是企业采用可穿戴设备的重要考量。在工业环境中,工人遭受伤害的风险较高,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减轻工人的负担,降低受伤风险。

智能穿戴设备和外骨骼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这些设备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产业参与方带来无限的商业机遇和挑战。产业新纪元:外骨骼机器人的商业化探索与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外骨骼机器人已从单纯的研发阶段逐渐迈向商业化探索阶段。这一变革,引发了众多企业的热烈参与和角逐。

回溯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便开始了相关技术的研究。相较之下,我国的起步虽稍晚,但在过去二十多年间,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与世界同步。今天,已有近三百家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展开布局,其中以创业型企业为主力军。如奇诺动力在获得亿元融资后,承诺将投入更多资源于技术研发,以推动外骨骼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不断迭代与提升;迈宝智能科技则致力于为全球提供先进的可穿戴机器人装备,其产品已远销至韩国、日本及哥伦比亚等地。

今年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了一项关于“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表达了对发展外骨骼机器人的大力支持。虽然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但它对整个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这表明,无论是从国内市场需求还是全球视野来看,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认知正在迅速提升。

除了传统的医疗和军事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增长尤为迅猛。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8年,工业类外骨骼的市场规模将占据整体营收的半壁江山。

尽管市场前景看似光明,但外骨骼机器人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成本问题。由于研发成本高、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外骨骼机器人的价格居高不下。企业决策者在考虑引入外骨骼机器人作为生产资料时,必须慎重权衡其性价比。行业标准化供应链尚未形成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成本进行底层研发和设计工作。核心部件如电机、驱动器、减速器等仍存在技术瓶颈,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定制。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问题也限制了外骨骼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

傲鲨智能CEO徐振华曾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人都能用得起外骨骼机器人。”只有当这一技术工具实现低成本量产时,才能真正实现普及。虽然当前人机结合的形态已经成为现实,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需要时间和努力。在这一历史性机遇和政策红利的背景下,中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将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迎来蓬勃发展。

总体来看,外骨骼机器人的爆发还需要两三年的积累。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一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我们将见证外骨骼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的一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