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虽然还早 但机器人劳力确实越来越便宜了
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开篇便是一个引人深思的伏笔:女主人公的弟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自己的岗位已经被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机器人取而代之。当姐姐愤怒地找管理者理论时,她得到了一句冷漠而现实的回应——“这是未来”。
在文学作品中,人工智能威胁甚至反噬人类的情节屡见不鲜。而机器人取代重复性工作岗位,也被视为自动化高度发展后的必然结果。但几年前,我们或许会觉得这一场景仍遥不可及。那时,机器人的使用成本并不比人工低廉,其操作效果也常不尽如人意。最近的新闻似乎证实了这一趋势的加速:日本的机器人酒店因效率低下而“解雇”了半数机器人;特斯拉工厂的过度自动化导致Model 3生产进度缓慢;阿迪达斯关闭机器人工厂也被猜测是因成本高昂且无法大规模生产。
尽管自动化看起来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完美,机器人取代人工似乎仍是大势所趋。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机器人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在帕萨迪纳市的一处建筑内,Flippy机器人已投入到厨房工作。它能够处理繁琐且需要精确时间的烹饪任务,如炸制食品、煎肉等,这些通常是餐馆中工资最低的工作。早在2016年,Miso Robotics就致力于让机器人能在快餐生产线上像人类一样工作,而且成本比最低工资更低。最初,Flippy的价格不菲,一台需要10万美元。但随着硬件成本的迅速降低,到2020年,其价格已降至不到1万美元,且未来还将有更便宜、更节省空间的型号问世。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吸引餐馆老板,Miso Robotics推出了订阅制服务。每月只需支付2000美元,就可以雇一台机器人在后厨工作,其用工成本每小时仅约3美元。相比之下,雇佣真人员工的成本要高得多,根据餐厅的营业时长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需支出4000到10000美元。而且机器人永远不会请病假,可以全天候工作。
Flippy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解决了餐饮业长期面临的人力短缺问题,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快速、更高效的食物制作体验。随着消费者对速食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较低的薪资导致餐饮业离职率居高不下(在美国超过100%),而Flippy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的技术革新已经使得机器人工作环境不再需要大幅改造。电机发动机和传感器技术的改进使得机器人的成本大幅降低,如Flippy这样的机器人既便宜又可靠,还能在正常环境下工作。这一切都引发了人们的焦虑甚至恐慌。
自动化对工作岗位的侵袭是全方位的,而且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贝恩咨询公司2018年发布的报告《劳动力 2030》预测,到 2030 年自动化的普及将导致减少当前 20%-25% 的工作岗位。这意味着将有超过四千万的工作岗位被机器取代,而这只是在美国的数据而已。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恐慌与不确定性。然而无论如何,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发展之中。面对自动化浪潮的席卷,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特斯拉上海工厂和餐厅采用自动化点餐系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许多传统工作岗位正面临被替代的风险。JL Warren Capital的报告指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低于其加州工厂,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尚未完全达到全面自动化的条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尽管自动化的趋势明显,但全面取代人工还需要时间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贝恩的分析更是令人警醒,未来几十年中,大约80%的工人可能会受到工资增长停滞或失业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是加速了各行业对自动化的需求。机器人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更能在病毒面前发挥非接触的优势,为人类提供安全保障。机器换人的趋势已经是大势所趋。
面对这样的变革,个体如何适应并找到出路呢?虽然新技术的普及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如机器维护人员、数据标注师等,但这需要个体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知识背景。服务员被点餐机替代,工厂配备全自动装配线后工人的处境也面临挑战。个体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才能在自动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此我们也应该看到,技术的变革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个体遇到困境时,还有机会向其他劳动力密集的领域转移。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业自动化曾使数百万农民失业,商业洗碗机的出现也威胁到了后厨工作。如今的情况与过去相似,但技术变革的步伐却越来越快。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扩大生产力的也拉大了贫富差距。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更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技术变革中找到平衡,确保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动化给社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适应时代的变革。和社会也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变革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