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勇 人工智能现三大战役 谁都别小看联想

机器人培训 2025-01-11 14:07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深度观察】联想集团:人工智能大潮中的战略布局与人才争夺

随着人工智能(AI)浪潮的席卷,联想集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资深科技企业,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芮勇博士在最近的CES 2018大会上明确表示,联想已经全面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并在技术、人才、生态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布局。

一、联想的人工智能战略

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中,联想集团已然站在了风口之上。虽然联想仍是一家以PC为主的公司,但其多元化战略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除了传统的PC业务,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和移动业务也呈现出蓬勃生机。而贯穿这三大业务的,正是人工智能。芮勇博士指出,人工智能的注入让联想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技术战:联想的深度布局

作为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算法、大数据和计算力是联想重点投入的领域。在算法方面,联想拥有众多世界级的人工智能专家,虽然在人工智能战略的发布上稍晚,但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各行业结合的研究一直在默默进行。在大数据和计算力方面,联想的实践经验为其赢得了大数据专家的称号。

三、人才战:联想的先机之道

在人工智能的人才争夺战中,联想已经占据先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圈的人才争夺日益激烈,而联想的人才战略同样值得称道。联想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未来的发展储备了强大的研发力量。

四、生态战:全面布局的未来展望

芮勇博士强调,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展开三大战役:技术、人才和生态。在这三大领域中,联想已经全面布局。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生态战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联想将充分利用其广泛的业务覆盖和深厚的行业经验,与其他厂商展开竞争。

五、全球竞争:联想的站位与策略

在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中,联想的站位十分关键。Google、Facebook、英特尔、阿里巴巴等全球科技巨头都已经纷纷加入人工智能的战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联想充分利用其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分得一杯羹。

联想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展开全面布局,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生态,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联想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让我们共同期待,联想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更多的辉煌。在TechWorld 2017的舞台上,联想研究院全新亮相,芮勇作为联想集团的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及研究院院长,引领全新团队走向前沿。这不仅是一次联想人才成果的展示,更是联想人工智能地位的宣示。

自芮勇博士于2016年11月加盟联想以来,公司动作频频。他先后引进了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如原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技术领袖徐飞玉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汉斯博士等。正如一句老话所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工智能领域亦如此。芮勇的加入为联想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

芮勇博士本身是一位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专家,拥有60项美国和国际专利,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作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学会(IEEE)院士,他在2016年获得了IEEE计算机学会技术成就奖。他的到来重塑了联想研究院的品牌,并汇聚了超过百位的人工智能专家,其中包括王茜莺博士,她在联想工作十余年,为联想的多个明星产品做出了杰出贡献。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2017年12月,国际计算机学会ACM公布了当年的Fellows名单,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芮勇博士荣誉上榜,成为仅有的54位获此殊荣的学者之一。这一成就使他成为首位来自中国大陆企业的ACM Fellow。这一喜讯令杨元庆激动不已,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份荣耀。

联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的一支团队在全球肝脏肿瘤分割识别大赛中力压群雄,荣登榜首。

而在更大的战略层面上,联想正积极参与生态之战。不同于许多追求产品制胜的厂商,联想更加注重生态的建设。杨元庆提出的面向未来的三波战略展示了联想对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其中,打造全新的PC体验、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是核心。而在面对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投资时,通过与微软、高通、英特尔、AMD等生态伙伴的合作,联想正努力寻求全新的模式、方案和服务。

芮勇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展现出的自信和清晰条理让人对联想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强调,虽然有人可能觉得联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布有些滞后,但从实际的应用和成果来看,联想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技术、人才和生态基础。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在于为各行各业的客户和消费者带来实质性的变革,而不仅仅是娱乐体验的提升。

经过两年的概念炒作,人工智能市场正在逐渐回归理性。在这种环境下,那些试图通过炒作概念的企业将难以生存,而联想凭借其坚实的技术基础、优秀的人才团队和强大的生态布局,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更加犀利。即使在当下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依然有很多人固执地认为联想只是专注于PC业务。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这种观念早该得到更新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