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芯片三雄,来势汹汹,无惧逆风营收普增
近日,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和恩智浦的掌门人们公开表示,尽管华盛顿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实施了若干限制措施,但他们并未打算退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对其业务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区域之一,其半导体历史可追溯到数十年来不断的整合、兼并、重组与破产。如今,欧洲的半导体产业主要由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恩智浦三大巨头主导。从历史到未来,欧洲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中均占据重要地位。
三巨头的市场地位分析
在全球半导体供应商排名中,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恩智浦通常位列前十至十五名之间,但在某些细分领域,他们却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三家公司均专注于模拟芯片或模数混合芯片领域,采用经典的IDM模式,产品线齐全且稳健。他们均看好毛利较高、需求稳定的工业和汽车电子市场,因此在技术和产品上有重叠,并存在激烈的竞争。
在汽车半导体领域,英飞凌、恩智浦和ST(意法半导体)均占据重要地位。其中,英飞凌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排名全球第一,恩智浦则在先进模拟和逻辑产品方面领先。ST则重视功率半导体、SiC以及传感器业务。
具体到产品,ST的三大业务部门——汽车与分立部门、模拟、MEMS和传感器部门以及微控制器和数字集成电路组均表现出色。在SiC市场,ST的营收领先,尤其是在TOF传感器领域,ST是全球第一供应商。ST的微控制器业务也表现突出。
英飞凌以其四大事业部著称:汽车电子、工业功率控制、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以及数字安全解决方案。其在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排名第一,并在IGBT领域具有显著地位。
恩智浦主要聚焦在MCU领域,围绕汽车、工业&IoT、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四大事业部展开业务。其产品线包括MCU、雷达、无线产品、网关、RF设备和一系列传感器等。
逆境中的增长
在2022年动荡的市场环境下,这三家企业均受到微小影响但仍实现了较好的增长。由于他们主要聚焦在汽车、工业以及高端消费领域,因此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ST的业务正处于上升期,2022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增长35.2%至43.2亿美元。意法半导体CEOJean-MarcChery表示:“尽管消费工业和个人电子市场放缓,但ST专注于汽车和工业两大市场,其三大产品组均实现了强劲增长。”
对于未来,ST的目标是在2025-2027年间实现收入超200亿美元,营业利润稳定在30%。在中国市场,这三大巨头也寄予厚望。Jean-MarcChery在慕尼黑电子展上表示:“中国市场占我们公司总营收的30%,是我们不想放弃的市场。我们将继续为中国市场提供支持。”欧洲三大巨头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自英飞凌于1995年扎根中国以来,这片广阔的市场已成为其发展的核心引擎。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英飞凌在大中华区的营收高达41.95亿欧元,占其全球营收的近四成,远超过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地。
英飞凌在2022财年的表现堪称亮眼,全年营收达到惊人的142亿欧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其利润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达到33.78亿欧元,同比增长超六成。公司能够迅速感受到汽车和新能源市场的旺盛需求,其四大业务部门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展望未来,英飞凌预计在2023年实现营收的进一步增长,达到预期的155亿欧元,同比增长近一成。
在SiC领域,英飞凌的进展可谓日新月异。过去四个月内,公司就获得了近30亿欧元的汽车SiC设计订单。其在新能源方面也获得了重大突破。展望未来,英飞凌对氮化镓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预计其未来几年将以两位数的百分比速度快速增长。
同样表现出色的还有恩智浦,其在2022年第三季度的营收达到34.4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两成。公司的汽车和工业领域需求持续强劲,这也带动了业绩的增长。中国市场对于恩智浦而言更是重中之重,仅来自大陆的营收就占公司总营收的近四成。尽管全球消费物联网市场疲软,但恩智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依然稳健。公司还与中国多家汽车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迎接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发展需求。
展望未来规划,主攻功率半导体的ST和英飞凌都看到了SiC市场的巨大潜力。据预测,SiC器件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迎来蓬勃发展。为了应对这一机遇,两大公司均计划扩大晶圆制造能力,迈向300毫米的生产规模。ST和英飞凌都在积极建厂扩产,并致力于实现垂直整合。他们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并在碳化硅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这三大巨头企业都在中国市场中积极布局,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合作,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他们的发展轨迹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潜力。结语
随着中国的汽车芯片产业逐渐崭露头角,低碳化和数字化两大全球性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正在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汽车芯片生态系统。面对未来的市场潜力,全球三大巨头——英飞凌、恩智浦和意法半导体——早已运筹帷幄,积极布局中国市场。他们不仅致力于完善本土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更在逐步深化其在中国的业务布局,仿佛欧洲的三驾马车正稳稳驶向中国市场的腹地。这个生态系统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展现出无限活力和广阔前景。
机器人培训
- 欧洲芯片三雄,来势汹汹,无惧逆风营收普增
- 买个机器人回家
- 智能飓风来袭 工业机器人助力航空制造迈向新辉
- 如何利用“互联网+制造”提升工业自动化系统解
- 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部门推出 BlenderBot2.0:一个可
- AMTS 2017立足汽车焊装工程系统集成-引领未来车身
- 丰田也推出快递机器人?包裹从仓库到手2步即达
- 美的空调“机器换人”:零件生产线希望实现无
- 珞石与张小泉联手2025年服贸会精彩瞬间硬核回顾
- 后疫情时代:中国制造数字化如何发展-
- 撒贝宁的“高定厨房”是什么样?卡萨帝发布行
- 旺龙四类机器人并用实现真正智能化的医院场景
- 大力扩产!这家晶圆代工大厂,硅光芯片业务实
- AIMM人工智能算法构建智能化数字经济世界?
- 2025年机器人初创融资新趋势行业投资增长达高峰
- 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