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行业营收超1300亿元 机器人正向我们走来

机器人培训 2024-12-27 12:45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不久前,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成为展示机器人技术魅力的绝佳舞台。从仿生机器人到医疗机器人,再到工业机器人在制造领域的创新应用,各类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在这场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中,观众得以真切感受机器人技术为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

走进会场,仿佛置身于机器人的世界。会场上,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竞相亮相,宛如一场机器人的盛宴。其中,工业机器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搬运工具,而是在装配、打磨、抛光等高精度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能力。这也预示着工业机器人正迎来其创新发展、提档加速的重要机遇期。

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中国正成为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机器人正从简单的操作向高精度、高灵敏的精密加工场景拓展,不仅展现了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和成就,更昭示了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之源。

在“机器人+制造”展区,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展示了其卓越的工艺水平。它们灵活挥舞的机械臂完成了数十个工艺流程,实时显示的数据证明了这些机器人的高效和精准。而这些机器人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池盒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随着人工智能、新型传感、生物仿生、新材料等技术的融合发展,机器人正在不断突破极限,向复杂精密场景渗透。它们不仅能完成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更能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例如,“智能焊将”能应对各种复杂工件的焊接,“巡检尖兵”能在不同场景进行监测,“美容大师”能同时完成除锈和废水回收的任务。这些机器人的出现,让我们对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场世界机器人大会不仅展示了机器人的先进技术,更展示了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机器人将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拓宽应用领域:机器人之花盛开各行各业

在大会的热潮中,“机器人+”的概念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各行各业中熠熠生辉。那些为猪仔注射疫苗的畜牧机器人、自动铺设地砖的建筑机器人,以及具有老人陪护和教育科普功能的仿生机器人等,无一不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广泛适用性。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太空探索到深海挖掘,甚至百姓生活的琐碎事务,机器人的能力边界在不断拓宽,为仓储运输、医疗康复、农林畜牧、商业服务等领域带来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陶永分享了他的观点。在疫情的催化下,各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更加迫切,“无接触经济”为服务机器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服务机器人在各领域的深入渗透。数据显示,到2024年,随着新兴场景的进一步拓展,中国的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在众多的应用场景中,医疗服务领域中的“机器人医生”成为今年的焦点。展区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天玑Ⅱ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工作流程。这款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能有效克服人手颤抖的缺陷,减少手术损伤和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加速康复进程。其临床精度高达1mm以内,广泛应用于脊柱和创伤骨科手术,让常规手术更加微创,复杂手术更加标准化,显著减少了医务人员的术中辐射。据统计,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在国内150余家医疗机构完成了近3万例手术。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马敏用“小步快跑”来形容当前医疗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随着机器人在算力、机械臂精度和操控能力等方面的持续进步,医疗服务机器人行业迎来了百花齐放的阶段。

纵观医疗机器人市场,各类“机器人医生”在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细分赛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种植牙齿的口腔手术机器人到完成颅内活检的脑出血机器人,再到实现关节置换的外骨骼机器人等,它们在提高术中视野清晰度、改进手术流程、提升治疗精准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描绘出一副充满想象的“智能医学”新场景。

展望未来,医疗机器人将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它们不仅能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实现更快康复,还能缓解医务工作者学习曲线过长的问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下沉,为分级诊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预示着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摸高前行:国产机器人产业链的强链补链之路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技术积累和高端供给方面仍存在短板。机器人的“心脏”和“大脑”——高精密减速器和控制器的成本,占据了机器人总成本的重要部分。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国产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5至10年的差距。

在智慧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尚处于从0到1的初级阶段,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增强现实导航及专用机械臂的需求等问题亟待解决。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孟庆虎指出,只有拥有原始创新,才能实现从样机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跨越,真正走向引领。

在近期的大会上,30多家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企业展示了他们的核心产品,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选择“自研”之路,努力突破技术和应用的瓶颈。国内厂商已经在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取得部分突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日益显现。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熊俊杰副总经理透露,采用国产替代后,相较于昂贵的进口传感器,国产传感器性能更佳、价格更低,且货期短、售后及时,总体成本大幅下降。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分析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降低了机器人制造成本,扩大了应用范围,有了量的积累和应用场景的反馈,又进一步驱动上游核心零部件产能和质量的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今,机器人零部件的国产化比例迅速提高,大多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占比已经超过了50%,强链补链工作成效显著。未来,随着国产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应用进一步加快,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将不断增强,为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