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2023:《2023 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
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物联网产业,主要聚焦在大富科技、梦网集团、共进股份、胜宏科技、润和软件、立昂技术等主要上市公司所在的行业。
核心概述:
本文核心数据聚焦于物联网产业的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发展前景预测。我们将带您一探物联网产业的概况,深入了解其定义、内涵演变、产业链结构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产业定义与内涵演变: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 (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早期的物联网主要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而现如今,随着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的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其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产业链剖析:
物联网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这个产业链围绕着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形成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功能链结构模式。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产业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1. 感知层:负责识别和采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信息,是物联网的“感知”部分,依赖于各种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技术。
2. 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传输到平台层,依赖于各种通信网络技术。
3. 平台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枢纽,负责处理和分析传输来的数据,提供存储、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4. 应用层:是物联网价值的最终体现,根据平台层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各种智能化应用服务。
物联网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大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期待在物联网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作为投资者,关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将有助于您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对高新技术的出口限制逐渐加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脆弱性凸显。这场挑战催生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深度发展。物联网利用传感器等感应设备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为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关键,已成为物联网应用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中国已涌现出众多传感器芯片领军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等。
在行业发展历程方面,物联网正处于市场验证期,其发展历史悠久且可分为三个阶段。随着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提出,物联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在“十四五”期间,政策对于物联网发展的推进力度空前,明确提出新基建的目标并计划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值得关注的是,规划中的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七大领域,这些产业将共同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的目标实现。
《探索物联网产业前沿:中国的崛起与发展》
在全球物联网领域,我们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的中心。物联网连接数的快速增长,预示着这个行业的巨大潜力和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据GSMA发布的最新报告揭示,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惊人的数字。全球物联网的发展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而这只是开始,物联网领域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聚焦中国,我们的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并且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从数亿到数十亿,我国物联网连接数的增长令人瞩目。在短短几年间,我们已经从36.3亿个物联网连接跃进到超过45亿个,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超过80亿。这种增长不仅体现了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也反映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我们深入研究物联网产业时,会发现应用层和平台层是这个行业的价值高地。这两层贡献了最大的附加值,合计占到了整个产业链的约35%。这表明物联网的应用和平台是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涵盖广泛的种类,也占据了产业价值的约20%。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被划分为四层:应用层、网络层、物联层和感知层。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职能和价值。感知层作为架构底层,是物联网应用和发展的基石。物联层负责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网络层则通过有线和无线传输连接万物,而应用层则是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领域,这里充满了无限的创新和可能性。
中国物联网市场的规模已经突破了3.1万亿,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也反映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其巨大的实用价值。在各地的扶持和推广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壮大,预示着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在全球物联网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们期待物联网能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推动我们的社会向更智能、更便捷的未来迈进。近年来,物联网这一概念逐渐普及,民众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促使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急剧扩张。回望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达1.76万亿元。而赛迪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更是跃升至约2.5万亿元。初步统计显示,到202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达到惊人的3万亿元。
在产业竞争格局方面,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显著的趋势:
从区域角度看,北京的物联网相关项目数量独占鳌头。工信部公开的两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揭示了这一事实。目前,中国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等地。
而在企业竞争层面,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正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所在,方向则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我们看到,企业在各自的行业中已经开始了“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2年物联网企业百强榜单中,海尔智家独占鳌头,华为和海康威视紧随其后,而联通数科物联网、京东方、中兴通讯、大华股份、涂鸦智能、阿里云以及海纳云等公司也位列前十,共同构成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中坚力量。
物联网:蓬勃发展的产业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这一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预示着产业未来的巨大变革。
一、宏伟前景:市场规模的壮阔波澜,产业物联网的崛起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向,正不断展现出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创新的火花四溅,为物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应用,它将催生出无数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模式,为社会带来全新的变革。
中国正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它也在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需求旺盛,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前瞻分析,未来六年,中国物联网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7.5万亿元。
二、发展动态:城市间的协同合作,分工格局的日益明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居领先地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的空间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重点城市将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形成协同合作的局面。各城市间的分工协作格局将更加明晰,共同推动物联网产业的繁荣与进步。
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物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
机器人培训
- 德国排爆机器人:技术细节与实际应用如何
- 智能机器人管理电子文档
- 机器人可送快递也可走迷宫 上海中小学机器人竞
- 如何有效管理工业机器人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 全球智能机器人制造商
- 联想发布自研工业机器人 5G远程控制 有手、脚和
- 机器人导游亮相锦州世园会 首开方言解说先河
- 节卡机器人官网:如何深入了解智能机器人技术
- 中国机器人网在线平台概览:最新资讯与技术分
- 百度AI机器人尖端技术突破与革新概览
- 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关于发布
- 唯一跻身全球前10的国产机器人 打破日德的垄断
- IBM和AMD宣布达成联合开发协议 共同推动云上加密
- 重庆KQP50空气炮 电厂用空气炮
- 智造双福 产业新城一路疾行
- 常德鲨鱼机器人招聘新人才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