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公司的基因和服务型机器人公司的基因有巨大区别
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在架构和设计理念上存在着本质差异。工业机器人主要强调在预先规划好的环境中完成特定的任务,需要满足高耐久、高精度、高力矩输出的要求。而服务机器人则需要在开放且非预设的环境下完成轻型、非高精度的作业,同时需要在保证低成本的基础上达到可接受的寿命。由于服务机器人经常需要与人直接交互,因此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
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其核心在于上游的三大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这些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而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其核心并不在于硬件,而是在于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这些技术和系统的运用使得服务机器人能够在复杂且多变的环境中自主完成各种任务,同时也为服务机器人提供了更加强大的人机交互能力。通过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服务机器人将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中国真正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寥寥无几: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实际上更多的是扮演集成商的角色,他们购买机器人本体并将其应用于各种生产线,实质上与传统的工程队无异。他们的商业模式也相对陈旧,比如项目型、关系型、个人组织型以及经验依赖型等。
由于核心部件被国外垄断,中国制造工业机器人的成本远高于国际四大机器人家族。高成本导致市场销量寥寥无几,而销量不佳又进一步导致三大零部件的采购成本上升,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使得我们采购部件的议价能力逐渐减弱,采购成本也随之上升。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使得我们难以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突破。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只有打破这种僵局,我们才能迎来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真正繁荣。中国工业机器人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大多已放弃机器人本体的制造。即便国内四大机器人上市公司,也只是将本体业务视为长期技术储备,而非盈利来源。某上市公司的本体业务毛利率仅为5%,而中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的年收入也仅在20亿左右,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相较于市场上的未上市集成商乃至个体户,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主要优势在于资金实力和品牌背书。
这一现象导致工业机器人集成商市场极度分散,国内有逾千家公司从事工业机器人集成,各据一方市场。市场竞争激烈,业务扩张主要依赖人员扩张。由于人员的流动性会导致业务流失,加之工业机器人集成属于非标市场,下游行业应用和环境差异大,使得市场被二次分割。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市场定制化程度极高,使得专业的投资机构对此类投资相当谨慎。随着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对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需求日益迫切。我们预见,这种趋势将推动国产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为工业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核心零部件领域存在着丰富的投资机会。即便是成本最高的减速器市场,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市场各自规模也只有约30亿元人民币。这两个市场由于存在较大的工艺差异,被分割成两部分。随着更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制造成本的降低可能会导致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反而下降。
随着工业智能化、柔性化生产、轻量化和人机协作等趋势的不断发展,未来在传感器、联网智能数据采集诊断升级以及轻型和人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将涌现更多投资机会。这些领域将是未来工业发展的热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丰富的投资机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将不断释放,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工业机器人公司与服务型机器人公司的基因存在巨大的差异。工业机器人公司的基因是工业基因2B的思维模式,他们注重的是强大的制造能力,通过建立采购半径内的配套产业集群,以及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这些公司在研发、生产和成本控制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而服务型机器人公司的基因则更偏向于家电2C的思路。他们强调的是研发设计能力和销售渠道能力,控制微笑曲线的两端,许多这样的公司甚至并不拥有生产能力。这两类公司的创始人的特质有着显著的差异,他们的内部组织运作模式和外部资源整合模式也各自独特,存在着难以转换的天然壁垒。
工业机器人公司,如同精密的机械加工中心,专注于打造卓越的制造实力,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成本控制,实现高效生产。他们的基因中流淌着工业的血脉,注重的是稳定性和持久性。
而服务型机器人公司则更像市场策略家,他们的基因中融入了更多的创新和灵活性。他们重视研发设计和销售渠道的建设,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他们注重的是效率和响应速度,追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两种基因决定了它们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也塑造了它们独特的文化和管理模式。工业机器人公司的严谨和精细,与服务型机器人公司的创新和灵活,共同构成了机器人行业的多元生态。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尽管市场增长迅速,但独角兽公司的涌现却较为困难。工业机器人最大的上市公司,尽管已有超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年收入仍停留在大约二十亿的规模。众多新兴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只要其创始人能够争取到工业项目,便能够脱离大公司独立创业,形成各自的市场领地。这也导致了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极度分散,虽然每年的增速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但各公司的发展规模始终难以突破。换句话说,虽然这个市场的前景广阔,但各家公司的表现并不亮眼。相较之下,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却是另一番景象。无人机领域的领头羊大疆从初步销售开始,短短几年便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其收入在短短几年内超过百亿,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扫地机领域的科沃斯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半数。无人机和扫地机仅仅是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两个细分市场,服务机器人的潜力巨大。据估计,国内扫地机的家庭普及率仅为百分之四左右,这充分说明了面向企业的工业市场与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民用市场的差距之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市场分散、难以形成大规模发展的挑战。相比之下,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值得高度关注。四、工业机器人公司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助力有限
工业机器人公司过去在三大核心部件方面的积累为其在中国市场建立了坚实的地位。这三大核心部件对材料和制造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这些公司在材料和加工装备上投入巨大努力,努力打造制造工艺的优势。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路径却与工业机器人截然不同。
服务机器人的核心并不在于硬件,几乎所有的硬件都可以在不受到特定限制的情况下获得。服务机器人公司更侧重于在人工智能、场景化落地能力、外观设计、快速迭代新品、销售渠道、品牌推广以及售后服务能力的建设上下功夫。工业机器人公司在硬件和制造工艺上的优势,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助力。
回顾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成功的公司如国外的i-robot以及国内的大疆、科沃斯等,之前并没有从事工业机器人的背景。他们凭借着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和实践,成功打开了市场。这些公司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其在技术、设计和市场策略上的创新,而非工业机器人的背景。这也进一步说明,工业机器人公司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助力有限。五、服务型机器人中的运动平台型机器人,对于军事用途具有极高的可塑性。
民用领域的空中机器人(无人机)、履带式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机器人(全地形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以及水面机器人等具有负载能力的运动平台机器人,在军事组织进行简单改装并加载作战单元后,便能轻松运用于军事领域。这些机器人如同身披多重的变身战衣,随时准备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六、两者估值差异悬殊:
以工业机器人的全球领军企业库卡为例,当其被美的并购时,估值约为300亿人民币,对应收入约为150亿元,市销率大约为2倍。对比之下,大疆在2015年上一轮融资的估值已经高达100亿美金。当时,大疆的收入约为20亿元人民币,市销率却达到了惊人的30倍。这一巨大的估值差异,无疑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于服务型机器人巨大市场潜力的极度看好。这种潜力,如同巨大的金矿,吸引着无数企业争相挖掘。一些行业专家预测,融合了互联网与面向消费者(2C)特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其潜在空间甚至有望与手机市场、汽车市场以及新兴的第三代互联网市场相提并论。
想象一下,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从最初的第一代PC互联网,到第二代移动互联网,再到现在的第三代机器人互联网,机器人的交互方式已经进化到通过语音控制来完成许多曾经只有手机才能完成的任务。而自动驾驶汽车,从本质上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机器人。
这个服务机器人市场将充满无限可能。它们将在各种场景中发挥作用,从家庭生活到工业生产,甚至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机器人的功能将越来越强大,其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广泛。这个市场的规模和发展潜力令人期待。
机器人培训
- 达芬奇机器人献爱心 将主刀公益手术
- 亚马逊将在英国招聘2000多人 重点开发Alexa和无人
- 美、德、英、日、中5国机器人发展全景大盘点
- 国产机器人窗口期 不可错失制造2025弯道超车机会
- 一个小时,这只机械狗“自学”会了走路!
- 三穗长吉镇:无人机飞防作业 稳粮增豆保丰收
- 依靠静电着陆的新型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座谈会
- 在苹果的智能机器人软件公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四大家族之KUKA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器人产业的东风到底在哪
- 欧洲 6 轮送货机器人开始在美国大学推广
- 芜湖:考核第一!6项冠军!
- 人工智能有望打破医疗资源不均衡
- 立讯精密:已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目标成为全
- 90后用机器人炒菜周入10万,炒菜机器人真的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