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技术主流趋势渐显 掌握核心技术与融入全球化进程缺一不可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从电影走向现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曾经只在电影中出现的机器人,如今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机器人技术不仅已经深入安防领域,催生出安全防爆机器人、灭火机器人等实用型设备,还在服务、智能和工业等领域大放异彩。
虽然当前机器人应用已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五大领域,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受制于成本和安全因素,市场尚未完全打开。但好消息是国家政策已经开始大力扶持这一新兴产业。据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介绍,“工业4.0”战略的核心是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联通交流,构建一个数字化、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产更加灵活,用户参与度也将大幅提升。机器人制造企业正努力拓展应用领域,不仅局限于汽车制造业,更向其他领域进军。他们不仅替代重体力劳动和复杂劳动,现在更是转向替代简单重复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作,预示着未来机器人将大量用于日常重复性工作。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迅猛。数据显示,仅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就同比增长了26.37%,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3%。预计到2020年,中国机器人需求将持续增长,国产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也将逐渐扩大。这不仅与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更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产业配套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基础雄厚。在国家推行“互联网+”政策的背景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机器人产业的带动相结合,预示着我国正面临一场新的产业变革。
国家和地方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还是地方的鼓励措施,都在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些自律机构如高校机器人协会等也在引导和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凸显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从最初的空白阶段到如今的大力扶持,我国机器人产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过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期待机器人的未来!自2010年以来,随着市场的繁荣和技术的突飞猛进,现有的政策已无法满足国家和企业的需求。在短短几年间,机器人产业经历了爆发性的增长,特别是在2010年至2012年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6月发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明确提出了推动高科技机器人产业结构转型的目标。这份指南强调了发展高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性,并旨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挑战。
感受到这一趋势的强烈脉动,第一部专门针对机器人产业的法规在2012年出台。科技部推出的《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与《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将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这一时期,我国致力于攻克智能化高端装备的技术难关,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百亿的核心企业。国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措施催生了大量的机器人企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并确保了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平均增速每年超过30%。
“十三五”规划的发布,更是为机器人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随着“互联网+”的浪潮,机器人产业变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工信部明确了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同时鼓励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规划》描绘了机器人产业未来的蓝图——一个充满“互联网+”之风、带动各行业变革的时代即将到来,最终机器人技术将进入寻常百姓家。
不仅国内政策频频出台,地方政策也在扎堆落地。上海、深圳等地纷纷出台了机器人产业政策,提出宏大的发展目标。各地的雄心壮志体现在具体的数据上:上海计划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600亿至800亿元;深圳则积极布局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而广州和东莞等地更是明确了具体的产值目标。这些政策不仅体现了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与此发达国家也在加速全球化布局。美国作为最早发明机器人的国家,在机器人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政策的调整和技术的发展,美国的机器人工业正在迎头赶上,并在多个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正在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外的共同努力,将推动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在奥巴马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中,工业机器人成为振兴美国制造业的关键。投资28亿美元,美国着手研发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凭借技术的全面领先、精确性和适应性超越全球,美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稳坐全球领先宝座。机器人语言研究更是独步天下,与络技术结合,为机器人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
历经多年发展,美国已成为机器人制造与应用领域的佼佼者。据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北美机器人行业在2014年进入快速增长期,上半年机器人订单量及销售额均呈现显著增长。其中,汽车工业尤为突出,成为机器人需求最旺盛的行业。非汽车行业如半导体、生命科学等也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在机器人的生产出口方面,日本是全球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和佼佼者。每年,日本生产高达3万台的机器人,几乎占据了全球机器人市场的一半份额。的重视和支持是日本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日本成立相关机构研究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通过建立“产官学”合作体制,将基础技术研究成果转让给民间企业,鼓励创新。
韩国则以其兼容并蓄的姿态和全球市场的布局在机器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韩国很早就认识到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将其列为国家战略产业并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韩国机器人产业始终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未来,韩国将加速与各行业融合,形成开放型的产业生态系统,并通过全球合作扩大市场份额。
进入21世纪后,随着IT产业的急速扩张,中国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瓶颈等问题迫使中国企业寻求提高生产效率的路径。工业机器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核心技术缺失成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一大短板。国内企业正在逐渐认识到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的必要性,纷纷寻求突破。未来三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努力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国内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逐渐显现。从基础技术到核心技术,从单元技术到基础元部件,国内机器人研发力量不断突破,整体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机器人基础技术研究方面,我们深入探索了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不断突破机器人控制算法及编程语言的研究,同时加强内外部传感器的研发,多传感器控制系统、离线编程技术等均取得显著进展。伺服电机、光电编码器、液压元部件等关键领域也都有样机或产品问世,展现了我们技术研发的活力。
而在机器人控制装置和操作机的研发上,我们已经开发出了具有双CPU、多CPU和分级分层控制的机器人控制装置,操作机方面更是开发出了一系列特种机器人,如自动导引车、装配机器人等,部分已经达到实用化水平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价格方面,我们的机器人整体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机器人技术方面仍面临核心技术的挑战。控制系统及减速器等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企业主要发挥的是“组装”优势。低端技术水平有待改善,许多零部件的缺失限制了国内企业在拓展产业链条方面的步伐,高昂的进口费用也威胁着企业的生存状况。
产业链条方面,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不同,机器人制造主要集中在民营范围,缺乏国企的规模管理导致产业链条过于松散。而主流工业机器人领域,配套产业及设备的集群效应才是关键。只有具备完善的产业链条,盈利空间才能提升。相关政策也有待完善。国家和地方政策虽然鼓励机器人产业发展,但也间接加速了恶性竞争。许多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涌入机器人产业,导致低层次投资和重复竞争的现象初显。
展望未来,服务和安防机器人将成为主流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抢占服务机器人的制高点。服务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消防、煤矿、地震等行业,以及微创手术等医疗领域。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安防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和家用扫地机器人等已在实际运用中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家科技部也已明确了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规划。
我国机器人在服务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避免一哄而上的局面。地方在招商引资中不应恶意竞争,而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随着国家对机器人产业政策的规范,我们有望推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迈进。在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机器人在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服务机器人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崭露头角,不仅为人类带来便捷的服务体验,更在培育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这些产品以其强大的技术辐射性和带动性,正深刻影响着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提升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推动医疗康复设备的进步,增强军事国防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热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水下自主机器人到消防机器人,从搜救/排爆机器人到仿人机器人,再到医疗机器人和机器人护理床等,无一不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前景。随着全球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正朝着智能化、群体交流和核心技术嵌入等方向不断迈进。
深圳的某些餐厅已经率先引入了服务机器人,例如位于福田区购物公园的连城新天地美食街的机器人刀削面餐厅。该餐厅经理王先生表示,机器人的引入不仅在效率上有了显著提升,而且成为了餐厅的宣传亮点,吸引了大量顾客前来体验。虽然服务机器人的成本相对较高,但相较于人工工资,其整体成本效益仍然十分划算。这也引发了行业内对于服务机器人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探讨。
在应用市场方面,服务机器人已经开始在餐饮和家用领域得到应用。尽管市场已经有所发展,但服务机器人仍然面临着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战。德国吉徕中国代理商御龙国际有限公司销售部孙江波表示,目前服务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餐饮领域,而其他领域的应用还需要行业特殊要求和统一标准的制定。安防机器人作为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方向,已经开始在安防行业展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IFR数据统计显示,专业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增长趋势十分迅猛。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服务机器人的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18%以上。其中,、农用、医疗和后勤等领域的机器人增长尤为显著。科技部在《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服务机器人产业培育成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安防机器人作为针对安全领域的专业服务机器人之一,其增长预期尤为强烈。
总体来看,服务机器人领域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仅为人类社会带来诸多便利,更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服务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将更加广阔。
机器人培训
- 达芬奇机器人献爱心 将主刀公益手术
- 亚马逊将在英国招聘2000多人 重点开发Alexa和无人
- 美、德、英、日、中5国机器人发展全景大盘点
- 国产机器人窗口期 不可错失制造2025弯道超车机会
- 一个小时,这只机械狗“自学”会了走路!
- 三穗长吉镇:无人机飞防作业 稳粮增豆保丰收
- 依靠静电着陆的新型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座谈会
- 在苹果的智能机器人软件公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四大家族之KUKA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器人产业的东风到底在哪
- 欧洲 6 轮送货机器人开始在美国大学推广
- 芜湖:考核第一!6项冠军!
- 人工智能有望打破医疗资源不均衡
- 立讯精密:已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目标成为全
- 90后用机器人炒菜周入10万,炒菜机器人真的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