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新阶段:亚洲认知度高于欧洲出行是首
在网约车、共享单车、远程、犯罪检测等数字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和投资进入了新阶段。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数字技术打造宜居家园》,对近六十个智慧城市应用如何在不同类型的城市场景下发挥作用进行了分析。报告涵盖的智能应用包括警务预警、实时公共交息查询、网约车、信号、智能停车、远程医疗、数据驱动型公共健康干预等。
“这些应用可将城市生活质量的指标提高10-30%。即便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智慧城市也仍然具有巨大的进步空间。智慧城市将数字技术融入城市现有的系统当中,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些工具可帮助社会各方各面取得进步,例如,可将死亡率降低8-10%,应急响应时间缩短20-35%,平均通勤时间缩短15-20%,疾病负担降低 8-15%,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0-15%等。
出行是热门领域
当今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居民还将新25亿人。与此城市面临的环境压力和基础设施需求愈加沉重,城市 居民希望以可负担的成本改善生活质量的呼声也愈发高涨。
智能技术是城市应对这些挑战的手段之一,即将掀起下一波公共投资的高潮。智能技术的基础是数据,城市是海量数据的源头。从这些数据中找出洞见,有助于城市管理者应对瞬息万变的情况、合理分配资源、做好未来规划;个人和企业便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高城市的总体运行效益。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已提出近十年,许多早期试水项目的实际成果大多与其最初宣传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如今,智慧城市的发展已来到一个转折点。许多城市已开始超越试点阶段,进而开始利用和数字技术为居民创造更智能的宜居家园。
“智慧城市已经有十年多的历史,可能是IBM在08年提出的。”华强森定义下的智慧城市包括三部分,“一是基础设施,硬件;二是软件,指怎么利用智能的东西。三是客户,看他们怎么应用这些技术。”
在公共安全方面,研究发现,智能应用可将城市伤亡人数减少8–10%。也就是说,如果以一个五百万人口的高犯罪率城市为例,每年将有300条生命得到挽救。如将数字技术融入在警务工作中,可有效打击犯罪,减少30-40%的盗窃和袭击等犯罪活动。在紧急情况下,不同水平的城市还能将第一批反应人员到位的响应速度加快2分钟至17分钟。
时间和便捷性。智能技术可将通勤时间缩短15-20%。这相当于每个工作日节省15–30分钟,每年节省2-4个全天的时间。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副院长成政珉表示,出行是多数城市的首要关注领域,出行类应用数量最多的城市(如纽约、洛杉矶、伦敦、新加坡、深圳和首尔)也正在纷纷涉足其他领域。“出行显然是欧洲城市的关注重点,比其他领域的应用实施得更为彻底。我们调查的所有城市均提供私营网约车服务,但此类服务并未得到整合。共享单车与汽车类应用同样覆盖了几乎所有城市。相比之下,提供微交通服务、公交预见性维护或征收拥堵费的城市极少。”
治安。部署治安应用已经跃升为高犯罪率城市(以里约热内卢、开普敦、墨西哥城 和芝加哥为代表)的第一要务。智能监控和实时犯罪监测网络技术在大部分城市 至少已进入试点阶段,警员配备随身执法记录仪也已成为常态。
健康。智慧城市可成为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催化剂,引导居民以数据为寄托进行健康管理。城市可借助智能技术减轻8-15%的医疗负担。发展中国家城市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公共健康干预(尤其是母婴健康领域),或对传染性疾病进行监测预警,这些都将助力城市健康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环境质量。城市可利用一系列智能应用将污染排放降低10–15%,每人每天可节省25–80升水,每人每年可减少生产30–130千克的不可循环固体垃圾,空气污染给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可降低8–15%。
“城市不可能随手按一下开关,就安装好技术系统,或者换掉基础设施,”华强森说,“通过将智能技术融入基础设施,终端用户和服务提供商都能更好地进行决策,减少效率低下问题,并最终惠及城市居民。届时,居民均能在需要的时间、以所期望的的方式获得最为理想的服务。”
亚洲认知度领先
报告通过三个层次对全球50个智慧城市的智能应用部署及发展情况进行了剖析,这三个层次分别是技术基础、应用引入数量和范围、公众接受程度。总体而言,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智慧城市也仅仅实现2/3的潜力,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
虽然富裕城市中很多居民对智慧城市的认知程度较低、且对相关智能应用的使用率也不高,但富裕城市的总体转型进程仍然相对较快。在亚洲的某些巨型城市,这里汇集了大量年轻的数字原住民,且城市也存在不少严重的大城市病,但这些城市对智能应用的接受度及使用率尤其高。
总体上,经济发达城市在智慧城市的进度上领先,但如北京、上海、深圳和首尔这些亚洲城市,评分远高于人均GDP相同的巴塞罗那、圣保罗、维也纳、柏林和东京。
欧洲和部分其他高收入城市的居民对调查回复反响平平,但中国城市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出了惊人的认知和普及水平。
调研中涉及的中国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银川和香港。这些城市在智慧城市评估中均处于地区领先水平,其智能应用在公众中的接受程度较高,这为其进一步实现智能应用规模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北京、上海、深圳更是在公众接受程度评估方面位列全球三甲。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对智能应用的满意度反馈一般,这为进一步优化智能应用的用户体验提供了空间。
中国城市的技术基础设施水平普遍较高,具体体现为智能手机普及率高、智能电表推广情况良好、以及智能监测覆盖率高。上海、香港拥有领先的数据平台,而深圳则是世界上无线互联网覆盖最好的城市之一。
智能应用的大范围试点和推广也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亮点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出行应用在中国的普及情况,包括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公交实时信息查询在内的应用正被大部分中国城市居民接受。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陆森表示,目前上海市对于智慧城市的战略导向主要有需求、应用、众创和普惠几个方面。
麦肯锡全球合伙人吕文博表示“中国乃至是整个亚洲地区,拥有着年轻且庞大的数字化原住民人口,这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环境。与此,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又使得不少中国城市的“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无疑,如何利用科技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提升市民生活的质量和便利性,是接下来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理解上,人们普遍认为如何利用数据和数字化技术解决公共问题是政府机构或者公共部门的工作,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现,虽然政府机构及公共部门是近七成智能应用的真正拥有者,但这些应用的近六成的原始投资来源于企业或私营部门。可见,地方政府并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单独提供每一种应用和服务。许多智慧城市都采用了借力生态系统的方法,通过与企业或私营部门合作投资,共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
机器人培训
- 达芬奇机器人献爱心 将主刀公益手术
- 亚马逊将在英国招聘2000多人 重点开发Alexa和无人
- 美、德、英、日、中5国机器人发展全景大盘点
- 国产机器人窗口期 不可错失制造2025弯道超车机会
- 一个小时,这只机械狗“自学”会了走路!
- 三穗长吉镇:无人机飞防作业 稳粮增豆保丰收
- 依靠静电着陆的新型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座谈会
- 在苹果的智能机器人软件公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四大家族之KUKA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器人产业的东风到底在哪
- 欧洲 6 轮送货机器人开始在美国大学推广
- 芜湖:考核第一!6项冠军!
- 人工智能有望打破医疗资源不均衡
- 立讯精密:已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目标成为全
- 90后用机器人炒菜周入10万,炒菜机器人真的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