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看日本的机器人产业“海啸”

机器人培训 2020-02-29 08:13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导语 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当大家都还以为这个概念停留在科幻小说或电影里面时,已经有很多具备实际应用功能的机器人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近些年科技的发展,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机器人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高度发展,各国都在暗自酝酿,待时机一成熟,一举打响机器人市场。

        如果问这个世界上研发手机做的最好的国家,大家会一致想到美国,全世界互联网做得最好的国家,大家也不约而同的想到美国和中国,但如果说到机器人,那么就非日本这个国家莫属。

       日本多年来发展和应用机器人,促使日本经济日益增长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把2015年描述为“机器人的革命元年”。举几个例子

        2015年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的身高170厘米,体重56公斤的Kengoro机器人一经问世就夺取了全世界的目光,打破世界纪录,成为目前世界上灵活度最高的机器人。它几乎能够完成人类所有的关节,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运动,据称,Kengoro的灵活度能达到人类的6倍以上。除此之外Kengoro全身上下装有108个电机,当机器人启动的时候,这108个电机运转产生极大的热量,来达到Kengoro散热的目的,这主要是采用水冷系统,即水经过特质的金属骨架流遍Kengoro全身,以此散热,形成所谓的“出汗”现象。
        2015年丰田宣布成立丰田研究院。开发两个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和家用机器人助手。2017年,丰田开发HSR机器人,帮助残疾人在家中完成一些日常任务,例如开门、拿水瓶。HSR的躯干和手臂采用铰链设计,支持视频通话,一直主要应用在日本医院中,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

        2017年12月26日,日本东京大学众教授,开发出可快速奔跑的小型双足行走机器人。这款机器人通过照相机和各式各样的进行走势控制与辅助,能够像人类一样呈前倾姿势行走,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就能实现量产化、实用化,该机器人腿长14厘米,重量不到1千克,奔跑时速可达4.2公里。要知道的是,在此前的双足行走机器人基本以直立姿势缓慢行走,无法像人类一样,而这款机器人不仅能够像人类一样有更加标准的姿势,还能实现快速奔跑。

       日本为何如此青睐机器人

        之前,英国和美国就对日本青睐机器人做出过分析报道,在日本国内,能做拉面的机器人大厨、能相互打棒球的机器人对手、能够拉小提琴的机器人乐手、能够与孩子交流的机器人婴儿护理员等等正在层出不穷。且每隔一两年,日本研究人员都会推出一款新的机器人发明,吸引全球的眼球。

        日本发明了很多机器人,有些让人叹为观止,有些却令人深感恐怖。虽然日本很大一部分的机器人都没有进行大批量生产,但机器人技术在日本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日本单单在机器人产业上就耗费上亿美元,日本政府表示,愿在2025年,机器人产业的收入可以直指700亿美元。日本是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有25万多名工业机器人在日本的工厂里工作,大大解决了日本人口稀少的问题,也降低了高昂的劳动成本。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对海外移民这件事很谨慎的国家,所以日本希望能够通过“机器人军团”来弥补日本日益降低的人口出生率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的萎缩。

        在日本,机器人已经不仅仅承担着宣传员、传菜员,服务员的工作,更多的日本机器人制造商想要打造的是一个能真正融入地球人生活的机器人。日本人有研发学者认为,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未来的机器人除了和人类可以是主仆关系,更多的是希望由人类雇佣机器人,他们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他们正在努力研发。

       全球经济出现衰退,日本机器人产业面临诸多难题

        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市场结构发生重大转变。日本工业机器人国内销售量逐渐减少,出口亚洲比率迅速增。伴随着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对机器人需求的增长,尤其是中国成为了日本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市场之一。随着日本汽车和电子行业海外投资的增长,近几年出口比例超过70%。

        国际机器人产业竞争激烈,日本深感危机,2014年日本政府把机器人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支柱,以保持其机器人王国与经济大国的地位。扩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研究开发、普及服务型机器人是实现日本机器人产业再发展的突破口。当今不稳定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以及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诸多问题日益严峻,日本机器人产业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与挑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