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产将带动工业纺织机器人的大力发展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市场已经从最初的汽车工业逐步扩展至物流、食品、医疗等众多新领域。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人工成本上涨和机器人零部件成本下降的必然趋势。如今,全球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汽车产业仍然稳居榜首,占比高达27.27%,而电子制造行业则以22.82%的占比紧随其后,橡胶塑料工业和金属制品也表现出对机器人的强烈需求。
在众多行业中,纺织机械的高度智能化是否可看作是产业机器人的前驱呢?在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机器在短短18秒内便能裁剪好一条牛仔裤,3分钟内完成洗水效果,这标志着智能制造的高效与潜力。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智能激光雕刻裁剪一体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爱斯达创始人樊友斌坚信,智能制造是传统服装行业未来的转型方向,否则将被市场无情淘汰。同样,田启明董事长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在面临用工荒和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的当下,智能制造是传统制造业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是用三个十年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同样面临着由大到强的转型挑战。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必须敢于尝试与创新,走智能制造的路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认为,智能制造是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迈向纺织强国阵营的必由之路。为实现智能制造,需要从产品设计智能化、关键工序智能化、供应链优化管控等方面入手,积极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应用示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则指出,智能制造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智慧制造,不仅是满足个性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个性化定制,更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系统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发展智能化装备,开展纺织装备的人因工程工业设计,实现各工序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控制。
C2M平台作为一个系统思维,包括市场拓展系统、后台保障系统和大客户系统,是整合全球资源的关键。青岛红领集团依托庞大的数据模型,已经成为一个“数据工厂”,智能制造工厂正成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制造企业直接供给的主流通道。
智能制造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有紧跟这一趋势,勇于创新和实践,才能在这个行业中取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