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机器人胜任房屋清洁工作至少需要30年
自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以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担忧未来人工智能可能拥有自我意识并威胁人类生存,更关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机会。
京东掌门人刘强东在最近的集团年会上明确表示,未来的京东将全面转型为技术驱动的公司。他预测,随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配送员的体力劳动将被取代,未来甚至可能替代大部分蓝领工作。这一趋势并非个例,腾讯科技的一篇报道也指出,诸如中层经理、律师、记者等职业也可能被人工智能取而代之。
对于机器人将导致人类失业的争论,携程前CEO、人口学研究专家梁建章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休闲过剩”而非失业问题。梁建章指出,高度自动化引起的失业并非经济问题,而是社会与道德层面的问题。他坚信,未来只需少量的高技能创新工作者每周工作三天,就能维持原先的商品和服务水准。
梁建章进一步分析,即便机器人技术在未来取得巨大突破,要完全取代人类在服务业的位置仍需很长时间。例如,机器人要胜任房屋清洁或航空乘务员的工作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时间。尽管电脑可以帮助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工作,但它们无法替代人类在道德和价值观方面的判断。真正的创新,往往涉及审美和口味的判断,比如评估一段音乐、一部电影或一道新菜的味道,这些都需要人类的参与。
梁建章还指出,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创新活动,无论是高技能工作如人工智能编程,还是低技能工作如游戏测试和电影评论。他认为,电脑可以帮助提升人类的分析能力,而参与创新活动本身则能带来乐趣和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创新不仅是解决具体问题,更是对未知事物的。如果人类失去欲望,那人类文明将失去前进的动力。
梁建章强调,虽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一些职业岗位的消失,但同时也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工作机会。人类需要适应这一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创新意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技术的革新,更要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