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渐露头角 产业化契机成熟
我国自2013年以来,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尽管核心技术的匮乏导致我国机器人产业主要依赖进口,但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的迅速崛起已然为国产机器人带来蓬勃生机。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增长速度在过去的三年里迅猛异常,年均增长率超过40%,位列全球首位。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国产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工业机器人的领域里,上海三一精机的刹车盘柔性生产线、武汉机床的数控万能工具磨以及大连机床的机器人加工单元等新生力量,充分展示了工业机器人的广阔前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它们不仅代表着技术进步,更预示着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崛起。
在核心技术的攻克上,国内不少企业已投入巨大力量进行自主研发。以武汉的奋进公司为例,他们的纯国产工业机器人已进入量产阶段,从减速机、控制器到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就是真正的“中国芯”。他们的总经理徐击水教授表示,他们的团队已经全面突破了控制系统和高性能精密减速机等关键技术,机器人使用的软件也是自主研发,编程甚至更为灵活。
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使得进口机器人的高昂价格得以降低。徐击水透露,“中国芯”的机器人成本比国外产品低30%至60%。这是因为自主研发不仅省去了专利费用,而且产品的定位也更注重实用性。目前,奋进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搬运、码垛等低端领域。尽管精度要求不高,但这些产品的价格更为亲民。
与此安徽马鞍山的方宏自动化科技公司也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国产工业机器人。他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造船、油漆喷涂、焊接等领域。其中,三轴混联平动机器人为该公司的独创,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该公司研制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受到国内多家大型企业的青睐,并已获得大量订单。他们的项目已经被列入马鞍山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并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的支持。
国产机器人的崛起,离不开企业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投入。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抱定信念,攻坚克难,终于让中国的机器人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这是一次技术的突破,也是一次信心的胜利。国产机器人的未来充满希望,它们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