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科技优势助推转型 北京机器人冲刺百亿大关
北京:科技引擎驱动机器人产业冲刺百亿大关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中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北京,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了核心零部件生产、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多个环节。而在北京的产业布局中,重点关注的是科技创新含量最高、核心竞争力最强的领域。目前,北京机器人产业规模正在向百亿元级大关挺进,冲刺在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赛道上。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表示,面对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北京不仅要做好市场推广,更要集中科技创新优势助推高端转型。作为首都,北京在机器人产业的基础研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应用端也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北京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思路并非追求生产制造规模,也不是构建“大而全”的产业体系,而是如何打破制约我国机器人行业整体发展的瓶颈环节,逐步巩固提升国家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话语权。从北京市和市经信委发布的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这一发展思路。
《〈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明确提出实施“三四五八”战略,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专项作为八大产业专项之一得到特别强调。北京市经信委印发《北京市鼓励发展的高精尖产品目录(2016年版)》,明确将智能机器人控制器、传感及智能感测系统等系统模块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为了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不断完善顶层规划设计、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提供财政资金的支持。中关村智造大街的开街标志着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双创”服务走向高端化。总规模达200亿元的高精尖基金的设立,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北京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众多创新企业和产品案例各具特色。但我国在机器人产业领域还需进一步努力,充分释放首都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强区域间横向协作,逐步将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的产业支柱,争创国家机器人创新高地。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北京的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我们期待北京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中高端制造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