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旅行自动化体验或许为时过早 机场机器人并
本文独家报道
你曾在机场偶遇过机器人吗?如今,拉瓜地尔亚机场和慕尼黑机场等都已经引入了机器人服务。拉瓜地尔亚机场的机器人主要负责安全巡防,而慕尼黑机场的机器人则提供商店、餐厅和航班信息咨询。这些机场机器人的使命,旨在为旅客提供更加无缝的飞行体验。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场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售票机已经被高科技的自动安全系统所取代,而自动停车机器人也正在伦敦和法国机场进行测试。
旅客们真的希望这些机器人成为他们旅行的一部分吗?全球旅游数据提供商OAG的一份新报告给出了答案。通过对2000名旅客的调查,发现简化程序的措施,如机器人、生物识别技术和先进的安全措施,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受欢迎。
数据显示,旅客更倾向于人性化的客户服务,而不是自动化的旅游功能。在行李运送、安全、登机、礼宾和机上服务等领域,人性化服务的受欢迎程度远高于自动化技术。事实上,旅客更喜欢自动化的唯一领域是订票和办理登机手续,这在主要测试机场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例如,指路的机器人虽然被视为创新,但调查显示只有19%的受访者认为它们改善了客户体验。至于将旅客的车停放在停车场的机器人,仅有不到10%的人对这项技术表示了积极态度。
既然机场机器人的用户体验并不理想,那么为什么机场还要转向自动化呢?原因之一是吸引年轻一代的航空旅客。尽管自动化技术目前普遍不受欢迎,但千禧一代在除安全以外的所有领域都比其他人更喜欢自动化服务。
而导致机器人自动化技术被排斥的原因,或许是围绕自动化技术的炒作。过度炒作使得一些机器人公司陷入困境。对先进技术的追求往往掩盖了错误的规划,而错误的规划将导致产品在现实中失败。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机器人,因为总有一种更好、更优惠或更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个结论具有普遍性,世界各地的机场都是如此。根据OAG的调查报告,当询问到哪些科技真正帮助到了自己时,54%的乘客表示更喜欢机场内的GPS导航,而不是机器人或生物识别安全措施。事实上,受访者中,许多人建议增加装载区域以帮助取货和卸货。虽然机器人技术是未来的一部分,但现在看来,旅客更倾向于简单、实用和人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