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新力争“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美女机器人 2020-03-02 08:39www.robotxin.com机器人女友

上周,事关河南发展大局的又一个战略平台落地——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获批。

“中国制造2025”,顾名思义,它是一个有关中国制造业的规划,时间是到2025年。“中国制造2025”虽然只是一个只有两年历史的新词,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它已成为中国竞争世界强国的一个响亮口号。

与“中国制造2025”相对应的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制造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份规划的意义在于,“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出台后,持续引起海内外专家和舆论的普遍关注,认为中国正在通过推进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从而在全球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制造2025”推进两年, 取得了哪些进展

不知不觉间,“中国制造2025”出台两年了。 5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吹风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介绍,《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重点在攻关键、强基础、抓示范等七个方面深入推进这一战略。

他介绍,两年以来,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还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

,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其中,河南的郑洛新(郑州、洛阳、新乡)就是新近批准的一个试点示范城市群

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在七个方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示范区建设;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进“中国制造2025”,河南都干了啥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河南,“中国制造2025”肯定是利好政策,我省主动对接这一制造国家战略,2016年3月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提出着力突破12个重点领域,实施9大工程,用10年时间,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河南干这事,是有底气的。我省已培育出装备、食品两个产值超万亿元的优势产业,建材、有色金属、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的产值均在全国前六名;智能手机、大型拖拉机、重型矿山装备、特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盾构机、大中型客车等7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五大主导产业。

2016年,全省工业增加值1.68万亿元,占GDP的42%,总量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突破5000亿元大关。

虽然有成绩,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河南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创新能力弱、转型发展慢等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我省的打算是,通过郑洛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群,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破解我省制造业发展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老工业基地加快新旧动力转换重新焕发生机探索经验,为培育制造业区域增长极树立典范,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样板,为内陆地区制造业参与国际合作探索模式。

郑洛新三市,已经成为全省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增长极和重要载体。在河南制造业的版图上,郑洛新三市拥有全省1/3的经济总量,2016年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占全省的1/3左右,千亿级产业集群数量占全省一半以上。集聚了全省53%的高新技术企业、4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48%的科技人才、45%的上市企业和76%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创造了全省60%的科技成果。目前,三地销售超过1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达343家,其中超100亿元企业17家。

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有哪些干货支持

5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随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对试点示范城市予以积极支持。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将在制造业创新体系、区域差异化发展、政府放管服改革、人才培育等多方面进行政策和制度上的创新。

如在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由试点示范城市先行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探索创新中心的创建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而择优提升为省级、国家级创新中心,从而构建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

在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面,鼓励试点示范城市聚焦优势产业,瞄准重点领域,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辛国斌说,工信部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将在下一步的试点示范区建设上坚持一市一案,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辛国斌说,还要在示范区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补齐事中事后监管的短板,更加注重改进对企业服务,不断提高制度供给质量和水平。

打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