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图片生成千次所耗能源 可以给手机充电 950 次
科技新闻前沿:卡内基梅隆携手Hugging Face揭示生成式AI的环保影响
近日,一场由卡内基梅隆大学和人工智能巨头Hugging Face共同进行的科研探索揭示了生成式AI的崛起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不仅是在各行各业,更是对地球环境的深远影响。这一发现引人深思,引人关注。
深入研究的科学家们聚焦于一系列AI模型,包括聊天机器人、论文编辑器、图像分类器和图像生成器等,并详细测量了这些模型在执行特定任务千次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他们的发现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基于文本的模型如聊天机器人和论文编辑器相对节能,每千次聊天所需能源仅相当于主流智能手机充电所耗能源的十六分之一。图像类模型如图像分类器和图像生成器的能耗差异显著,其中效率最低的模型每千次消耗的能量相当于给主流手机充电近万次。
这些模型的碳足迹差异巨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所生成的图像的大小和质量。科学家们指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平衡环境成本和人工智能模型的收益。他们警告,随着人工智能市场的不断增长和数字化经济数据的指数级扩张,AI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增加。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价值将接近16000亿美元,到2025年数字化经济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惊人的163万亿千兆字节。
人工智能不仅带来了环境挑战,也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效的治理手段。科学家们表示,人工智能在监测和预测气候变化、优化可再生能源、减少浪费和污染以及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工具。
这篇深度研究报告已在arXiv上发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获取更多信息:[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