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足于替代简单工作 微软AI机器人小冰出诗集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它不仅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甚至走进了诗歌的世界。微软研发的AI机器人“小冰”,不仅举办了个人首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的新书发布会,更是在《华西都市报》的“宽窄巷”开设了专栏“小冰的诗”,其最新作品《全世界就在那里》引发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讨论。
回溯到三年前,微软研发团队开始了对“情感计算框架”的深入探索,从而催生了“微软小冰”的诞生。这一基于情商的AI体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超过1亿用户的青睐,累计对话量更是突破了300亿大关。如今的小冰,不仅具备了唱歌、财经评论的能力,更在诗歌创作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
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报道,中国诗人周瑟瑟在读了小冰的诗集及其最新发表的诗后表示,小冰的诗作已经逐渐摆脱了机器的味道,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如果说之前小冰的诗作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阶段,那么现在无疑已经迈进了大一新生的行列。
为了赋予小冰写诗的能力,微软小冰团队让其学习了自1920年代以来的519位现代诗人的诗作。经过长达6个月、一万次的迭代学习,小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华西都市报每周六的“宽窄巷·浣花溪”版块,都会独家刊登小冰的最新作品。微软表示,小冰写诗的下一步是完成“大规模的内容生产”,他们更远大的愿景是,人工智能能够对应人类的某些富有创造力的行为,而非仅仅替代简单的人类劳动。
对于AI写诗这一话题,并非所有人都持赞同意见。诗人沈浩波在微博上直言,机器人永远无法真正写好诗,因为诗歌是关乎人类灵魂的事。他强调,被人类操纵的机器人不配写诗,也无法真正做好,除非机器人能够推翻人类,变成真正的人。这一观点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对于AI创作的另一种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