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功预测数百起人权案判决结果 准确率高达79%
近日,英国伦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们研发的人工智能(AI)系统成功预测了欧洲人权法庭数百起人权案件的判决结果,且准确率高达79%。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新闻、法律以及会计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这一新突破,批评家指出,尽管AI能够预测人权案件的判决结果,但它仍然无法理解案件之间的微妙差异。研究人员强调,这项研究并不意味着AI将取代法官或律师行业。相反,他们认为AI系统的主要价值在于快速识别案情模式并快速给出特定结果。
领导研究的Nikolaos Aletras表示:“虽然关于AI的炒作很多,但我们尚未看到其取代法官或律师的可能性。AI系统确实有助于凸显哪些最有可能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的案件。它可以在大量数据中迅速识别出模式,这对于快速处理大量案件非常有价值。”
为了验证AI系统的预测能力,研究人员选择了与欧洲人权公约三大条款相关的584起案件进行研究,包括涉及虐待、公平审判以及尊重私人生活等基本人权案例。算法通过寻找文本中的模式来预测每起案件的判决结果。为了确保预测结果的公正性,研究团队特意选择了违反公约和未违反公约数量相等的案件进行训练。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当遇到两个类似的案件时,算法可能会出现误判。这表明AI平台在处理法律的微妙精妙之处时仍存在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律师事务所已经开始应用AI来帮助处理大量的法律数据。例如,法律AI系统利用IBM超级电脑Waston的力量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科学咨询公司Tessella的分析师Matt Jones认为,这一研究项目具有巨大的潜力。他表示:“通过自动化某些法律流程中的繁琐任务,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并提高成功率。我们必须认识到,AI目前只能作为法律决策的工具,它仍然无法完全理解案件的细微差别。”Jones还强调,为了确保AI推理的准确性,需要更广泛的数据和丰富的经验来进行训练。在某些情况下,过度依赖AI进行法律决策可能会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