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米级水下机器人完成海试 我国深水救捞新突破
深海新纪元!中国烟台打捞局3000米级ROV完成历史性的海试任务
4月9日傍晚,随着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的“德渼”轮缓缓驶入深圳赤湾码头,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海试任务圆满结束。此次任务的主角——3000米级ROV(水下机器人),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惊人的2951米,不仅为中国救捞系统创造了新的里程碑,也标志着烟台打捞局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及深水海洋工程开发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面对此次海试的巨大挑战,烟台打捞局展现出了极高的技术实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他们多次组织内外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和评审,最终制定出符合自身设备特点、科学可行的海试方案。
3月初,海试的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现场技术人员完成了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陆地测试、设备动员、船上组装、系统联调等。
4月5日,“德渼”轮搭载着ROV设备启航,前往南海预定的海试地点。在4月6日和7日的两次下水试验中,ROV成功地展示了其卓越的性能。而在4月8日的第三次下水中,ROV更是成功地在水深2735米处完成了长达600米的水下飞行,展示了其在深海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此次海试的ROV设备是国家重点投资装备,拥有强大的性能。主轴功率高达200马力,作业深度可达3000米。即使在海底三节流速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对海底10厘米的定位精度。配备双七功能机械手、扭矩扳手、多波束及旁扫声呐等一系列先进装备,使其能够胜任各种深水救捞搜寻和海洋工程作业任务。
此次海试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卓越实力,也体现了烟台打捞局在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深海工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这一重要里程碑,无疑将为中国未来的海洋工程和深海探索开辟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