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 制造业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机器人技术 2025-02-19 11:02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随着这些规划的推出,以医疗装备、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将在未来五年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也给全球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疫情初期,高端医疗装备的供不应求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在应急保障方面的不足。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应运而生,这是国家层面推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首个规划。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我们将重点发展七个产业领域,包括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等,这些领域基本覆盖了全人群从防、诊、治到康、护、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规划还明确了加强疫情预测预警、应急检验检测、疫病防治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以应对突发疫情和传染病。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化、本地化调整,发达国家在医疗装备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医疗装备在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的过程中,面临的阻力和竞争压力明显加大。

医学装备产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高精尖的行业。当前,国外知名医疗装备企业已纷纷在我国投资设厂、扩大生产。我国医疗装备行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扩大产品出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们有望在全球医疗装备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李志勇指出,在最近公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了医疗装备的发展需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他认为,为了推动医疗装备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加强与国际优秀医疗装备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为他们来华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提供支持。协会也将为行业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全方位服务。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2020年全行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工业、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都活跃着机器人的身影。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差距。《“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为未来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需要重点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也要开发机器人控制软件、核心算法等,提高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的创新策源地,机器人产业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将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也将翻番。

2025年不仅是许多制造业门类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时刻。《“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蓝图: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到2035年,这些企业将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而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则将基本实现智能化。

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被寄予厚望。它不仅是各国制造业转型与竞争的主赛道,更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王卫明明确指出,智能制造的发展水平将深刻影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这一观点的背后,反映了我国智能制造的蓬勃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6000家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的服务范围广泛,覆盖了汽车、纺织、医药等90%以上的制造业领域。这些供应商不仅为制造业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更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2016年,工信部指导成立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这一联盟成为支撑区域和行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通过联盟的合作与交流,供应商们能够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我国的制造业将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智能制造的发展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