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脑病中心完成国产机器人辅助精准治疗面肌痉挛
几年前,张女士的左侧面部开始不自主地抽动,被诊断为“面肌痉挛”。在尝试药物治疗后,痉挛症状却逐渐加重,使她无法自如地表达情感,甚至有时左眼都无法睁开。身为塔吊司机的她,工作和生活深受影响。
辗转多家医院,张女士面临手术可能导致的左侧听力受损的风险,让她犹豫不决。因她右侧先天性耳聋,左侧听力对她来说尤为重要。最终,她找到了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的徐纪文教授团队寻求解决方案。
面对张女士的困扰,徐纪文教授团队决定采用一种不开颅、不损伤听力的新型手术方案——面神经射频术。该手术通过将射频针精准放置至茎突孔,利用射频脉冲毁损部分面神经,实现治疗面肌痉挛的目的。这一术式巧妙避开了听神经,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过程中,医生利用华科精准机器人进行精确定位,只需一针即可治疗面肌痉挛。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医生从耳垂下皮肤进行穿刺,一次性精准穿刺到茎突孔。当射频针接触面神经后,经过运动测试提示,立即进行射频毁损。整个手术过程不到10分钟,张女士全程保持清醒。
术后第二天,张女士的面肌痉挛即刻消失,她欣喜地表示:“我的脸终于放松了!”这种手术方法因其创伤小、恢复快逐渐被广大患者接受。
据了解,此例手术为上海首例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面神经射频手术。徐纪文教授表示:“面神经射频术采用微创经皮穿刺的方法,用射频脉冲来损毁面神经,从而达到控制面肌痉挛的目的。手术的难度在于需要精确定位,而最大的挑战在于将穿刺针精准穿入直径不到5mm的茎突孔。”
机器人的使用,凭借其亚毫米级的精度,使得手术穿刺一步到位,避免了重要血管和脑组织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了辐射暴露,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这项技术的出现,无疑为面部痉挛患者带来了福音。
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简析
- 人工智能起风了 中小企业如何在运营中用好它
- 1500字大学生通用工业机器人职业规划书 有哪些要
- 制造型企业应如何开展生产现场数据分析
- 回顾 复亚智能无人机自动机场高低温测试及结露
-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联重科 补齐短板与 拉长短腿的创新实践
- 清洁机器人路径规划
- 我国海上第一深井正式投产 钻井深度 9508 米、每
- 将推进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发展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
- 日本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美女 真的很美
- 最早出现的机器人是什么 历史追溯与分析
- 哪来的机器人啊英文
- 怎么挑选服务机器人英语
- 数控深孔钻JHD1817 JHD2180JHD1660
- 电饭煲跟扫地机器人之后 小米又开始卖冰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