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拆了个机器人 结果出大事了
机器人技术 2025-02-15 10:25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国际空间站(ISS)内实验偶尔失败是常有的事,毕竟这是一个科研设施。在STS-133任务中,NASA引入了一位特殊的参与者——一位奇特的机器人宇航员。这位机器人宇航员,外观酷似人类,配备有金色头盔、人形躯干和五指灵活的手,它的出现为太空任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机器人宇航员在太空工作中遇到了硬件问题。原本只能在固定位置执行简单任务的它,在获得了能够摆动攀爬的新腿后,开始在太空站附近移动,这本应是其工作的亮点,却引发了更多的问题。由于机器人设计的复杂性,它面临的不仅是核心硬件的重大升级问题,还有有线接口的新挑战,这些对于航天员来说也是全新的领域。原本预计需要20小时来完成的工作,宇航员实际上花费了40个小时,但问题依旧不断出现。
尽管航天员试图通过修复松动的导线来解决问题,但机器人的状况并未改善。腿部的运动停止,传感器失灵,通信系统和处理器也相继出现问题。面对这一系列挑战,有人甚至开玩笑称宇航员可能在国际空间站上给机器人“使了坏”。
经过深入研究和诊断,团队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机器人缺少了一根关键的接地线。这个问题导致电流分布不均,某些部件因能量过大而受损,而其他部件则因缺乏供电而无法正常工作。面对这样的局面,NASA做出了决定,让宇航员约瑟夫·阿卡巴等人将这位遭遇困境的机器人打包,准备送回地球进行维修。在下次补给任务之后,这个曾经的太空工作者将重返地面,希望能够在工程师的巧手之下重获新生。
上一篇:最好的美女机器人多少钱一个
下一篇:青岛市政府领导赴宝山调研上海机器人产业园
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简析
- 人工智能起风了 中小企业如何在运营中用好它
- 1500字大学生通用工业机器人职业规划书 有哪些要
- 制造型企业应如何开展生产现场数据分析
- 回顾 复亚智能无人机自动机场高低温测试及结露
-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联重科 补齐短板与 拉长短腿的创新实践
- 清洁机器人路径规划
- 我国海上第一深井正式投产 钻井深度 9508 米、每
- 将推进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发展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
- 日本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美女 真的很美
- 最早出现的机器人是什么 历史追溯与分析
- 哪来的机器人啊英文
- 怎么挑选服务机器人英语
- 数控深孔钻JHD1817 JHD2180JHD1660
- 电饭煲跟扫地机器人之后 小米又开始卖冰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