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密度世界排名23位 成长趋势最快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数据显示,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目前,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位居世界第23位,但其增长势头迅猛。从2013年的每万名工人拥有14台机器人,到2016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68台。与全球其他领先国家相比,中国的自动化发展程度正在快速追赶,如韩国、新加坡、德国、日本和瑞典等,它们的机器人密度分别为631、488、309、303和233台/万名。
根据中国的“机器人工业发展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的密度将进一步提升,达到每万名工人拥有150台机器人。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年销售目标也定为10万台。虽然目前国产机器人的销量仍然落后于国外品牌,但在统计数据中显示,国产机器人的产量增长势头强劲。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国产机器人销量达到2万7000台,相比去年增长了68.1%,总生产量达到13万1000台。
特别是在2018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长势头更是迅猛。仅在3月份,就生产了1万4036台机器人。按照这一趋势,未来的生产能力将继续扩大,并且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将超过需求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量增长迅速,但中国机器人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上主要以组装和大规模加工为主,工业集中度较低,整体规模较小。低级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尤为突出,2017年生产的机器人中大部分是技术水平不高的产品。
由于技术瓶颈和缺乏尖端机器人的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机器人产业在高端生产能力方面存在短板。尽管通过打造产业园区和出台补贴政策来推动产业发展,但由于缺乏严格的技术标准限制,低端机器人大量生产的问题依然存在。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类似,这些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
补贴及扶持政策对于促进高新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扶持标准也会逐渐提高。国产机器人行业已经开始起步,并且生产能力正在迅速扩大。但随着企业收益减少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未来技术革新困难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淘汰的命运。国产机器人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加大投入,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简析
- 人工智能起风了 中小企业如何在运营中用好它
- 1500字大学生通用工业机器人职业规划书 有哪些要
- 制造型企业应如何开展生产现场数据分析
- 回顾 复亚智能无人机自动机场高低温测试及结露
-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联重科 补齐短板与 拉长短腿的创新实践
- 清洁机器人路径规划
- 我国海上第一深井正式投产 钻井深度 9508 米、每
- 将推进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发展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
- 日本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美女 真的很美
- 最早出现的机器人是什么 历史追溯与分析
- 哪来的机器人啊英文
- 怎么挑选服务机器人英语
- 数控深孔钻JHD1817 JHD2180JHD1660
- 电饭煲跟扫地机器人之后 小米又开始卖冰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