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特点分析及行业前景展望

机器人技术 2025-02-10 13:43www.robotxin.com机器人技术

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转变。如今,国内已经涌现出一百余家专注于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其中四十余家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形成了高技术板块,机器人概念备受关注。全国各地的机器人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超过四十家的产业园正在筹建中。机器人的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食品等多个行业。

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两高两低”的局面,即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急剧上升,传统的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在这种背景下,国产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成为了决定企业能否享受行业景气的关键因素。工业机器人是集精密机械、控制技术、电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设备,其产业链上的技术指标对比显示,中国机器人企业的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选择以机器人为主导的智能制造模式是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路径。

关于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在近几年的出货量以及市场增速均位居全球前列。尤其是在3C行业,其中消费电子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尤为显著。

(二)推动中国机器人需求的三大因素浮出水面。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激发了企业对于机器人替代人工的诉求。随着年轻一代劳动力对重复单调工作的抵触情绪上升,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供给下降的问题。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国家政策支持也是推动机器人普及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推动中国机器人市场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国际机器人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作为未来的全球大市场,吸引了国际机器人巨头的目光。以ABB、库卡、安川电机、发那科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它们纷纷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市场,推动了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国内机器人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在市场份额方面,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个体企业的规模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国内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生产环节还存在短板,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较低,导致国产机器人本体的成本远高于国外同行。这也为国内机器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国内机器人企业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现阶段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类似于美国上世纪50-60年代,虽然存在差距和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随着全国各地机器人产业园的兴起,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国内机器人行业的繁荣景象,同时也预示着行业可能即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这一挑战与机遇并存,也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决心。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动下,智能制造正在成为工业制造的新动力。企业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将极大提升工业制造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在这一进程中,机器人产业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指出,当前的社会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需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展。机器人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已经连续几年位居全球前列。

随着数字化工厂的兴起,过去单一的设备制造已经转变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工业4.0时代的企业不再仅仅购买设备和产品,而是寻求解决方案。在这一趋势下,机器人的数字化工厂应运而生,通过物联网技术使得整体解决方案变得简单和容易实现。数字化工厂需要信息化仓储、物流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以及软件化平台链接四个要素共同构成。

如今,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和行业巨头已经开始建设数字化工厂、智慧工厂,这是未来的大趋势。未来,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工业领域,还将拓展到服务领域。针对养老、医疗、残疾人康复、家庭教育等问题的机器人产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未来,机器人将会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这是中国制造业从简单生产线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