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CAT Wind 轻松实现工程设计
在今年的德国胡苏姆国际风能展览会上,Beckhoff公司展示了其最新技术亮点——TwinCAT 3 Wind Framework,这一创新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工程设计方面堪称里程碑式的发展。全新的软件架构集众多关键功能于一身,包括管理和状态机、事件管理、数据库连接,以及仿真等。它为制造商们提供了一个简便快捷的平台,让他们能自主编程自家的风力发电机组。预先设计的应用模板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并推动了模块化工程设计的实现。这种革新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系统成本,还大大缩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
在此之前,Beckhoff的客户在编程风力发电机组时,通常有两种选择:他们可以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或使用Beckhoff提供和支持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已经以TwinCAT 2风电软件库的形式存在,且已经历现场多次成功安装。而TwinCAT 3 Wind Framework则提供了一个模块化的软件包,其中包含了风力发电机组现代化高效工程所需的所有工具和功能。这款新的架构集成了全球超过4万台使用Beckhoff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的专业知识,以及过去十年来为风电领域客户定制开发软件的丰富经验。除了基本的管理和状态机功能外,它还包括事件管理、参数配置、用户管理、电源和状态监测以及仿真等功能的软件模块。一个集成式数据库实时记录所有必要数据,并以标准格式提供,便于进行深入分析。
“模块化风力发电机组的模块化工程设计”已经成为行业标准。而Beckhoff现在则借助TwinCAT 3 Wind Framework的模块化结构,提供了相应的模块化软件。在TwinCAT 3中,所有基本功能都被作为TcCOM模块实现,这意味着各种功能被封装在易于使用的功能块中,组合成一个“编程套件”。这不仅简化了应用软件的开发,还提高了其安全性和灵活性。每个预制软件模块和应用程序模板都经过严格测试,具备高品质和未来导向性。这些软件模块可以灵活添加或删除,就像调整硬件一样。这令工程设计过程尽可能简单,让开发人员能专注于实现系统的实际功能。开发工作还可以通过细分团队进行优化:多个定制模块能并行开发和测试,进一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Beckhoff在TwinCAT 3 Wind Framework中坚持工业4.0概念及其在风电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大数据有助于从状态监测和电源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实时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提供。所有相关数据都被连续记录并存储在中央控制器中,然后进行分析。例如,它能在早期阶段就检测出风力发电机组各部件的磨损情况,避免可能的停机事件,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支持EtherCAT、Ethernet和PROFIBUS等所有常见的总线系统,再加上通过ADS、OPC UA、在线诊断等实现的全面连通性,确保了安全的纵向和横向通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编程语言如IEC 61131-3、C/C++以及MATLAB/Simulink都被纳入考虑。根据工业4.0概念,工程设计过程自动化进行,工程工具之间能进行数据交换。TwinCAT 3 Wind Framework为实现贯穿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统一、综合工程设计提供了可能。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Beckhoff将工业4.0技术与自身在风电行业的成熟知识完美融合于TwinCAT 3 Wind Framework之中。通过TwinCAT Wind,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能轻松、快速地为自己的系统编程。所有关键功能都被整合到一个软件包中:从管理和状态机到事件管理和数据库连接,再到仿真功能无一不包。
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威尔市,在全球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及合作伙伴,业务已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诞生以来,倍福公司始终秉持着基于PC的自动化新技术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公司研发生产的工业PC、现场总线模块、驱动产品和创新的TwinCAT自动化软件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且相互兼容的控制系统。这套系统致力于为各个工业控制领域提供开放式的自动化系统和全面的解决方案。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倍福公司的元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回溯到2001年,倍福在北京开设了其在中国的第一个代表处,标志着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初步布局。而在2007年,倍福进一步在上海设立独资公司,并将中国区总部迁至上海,这之后公司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如今,倍福已经在全国22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包括北京、广州、成都、武汉和南京等。
倍福公司以其高性价比的产品和不断更新的技术,勇于打破传统的控制模式,积极推广基于PC的控制新技术。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所接受,并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不仅如此,倍福还致力于提供创新和可靠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助力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