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服务机器人规模化走进服务业 探访专精特新企业猎户星空
记者车辉、孙震于工人日报客户端,走进了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并非传统的前台工作人员,而是一排造型各异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中的“咖啡师”正熟练地调制出一杯杯香浓咖啡,供访客品尝。令人瞩目的是,这些机器人“咖啡师”曾在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异彩。作为冬奥会期间入选机器人最多的科技企业,猎户星空的五款机器人为全球来宾提供了招揽、递送、调制咖啡、烹茶等无接触式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
尽管只成立了六年,猎户星空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语音交互、图像识别、视觉导航等全链条技术。这家公司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应用方面独树一帜,不仅入选了2021年工信部重点领域人才能力评价机构,还荣获了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称号。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猎户星空的机器人“豹大白”以其精准的烹茶技艺吸引了众多运动员的目光。这款机器人由两条六轴协作式机械臂组成,能够独立完成系列烹茶的工艺流程。其精准操作的背后,是研发人员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独特的技术实现的。猎户星空率先提出的“AI+软件+硬件+服务=机器人”的公式,为机器人技术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网站发布的报告显示,本届冬奥会上,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成为了亮点之一。猎户星空的机器人为冬奥会提供了无接触保障服务,包括接待、翻译、递送等。这些机器人的加入,不仅满足了疫情期间的无接触需求,更为冬奥会增添了科幻感。
随着服务机器人的普及,“无接触服务”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购服务机器人,以适应疫情后的新常态。猎户星空的机器人已经开始在餐厅、商场、酒店等场景展现其高实用性。这些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提供接待服务,还可以担任行政助理、解答公司规章、社保流程等工作。其丰富的“职能属性”已经赢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自2016年成立以来,猎户星空一直秉承打造“真有用”机器人产品的目标。该公司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猎户星空正研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猎户星空迅速反应,仅用15天就自主研发出测温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方舱医院内,猎户星空的递送机器人正代替医护人员进行物品投送、药品分发、餐食配送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猎户星空的消杀机器人也采用了先进的超声波喷雾原理,能够进行全面无死角的消杀工作。其强大的消杀能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猎户星空的服务机器人在各个领域都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采购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拐点。猎户星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服务型机器人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并即将迎来爆发期。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机器人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服务体验和发展机遇。
猎户星空机器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应用领域,更是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无论是在酒店接待、医疗服务还是企业前台等领域,这些机器人都在提升服务质量的为企业带来了降本增效的实际效果。
傅盛认为,服务型机器人正在从关系型市场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或以产品为核心的市场。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市场的需求变化,也揭示了服务型机器人在助力企业运营方面的巨大潜力。中小企业对服务型机器人的热烈需求,证明了机器人技术正在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型机器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集成产品,涉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多项技术,其背后的研发和制造需要强大的合作伙伴来实现协同发展。猎户星空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便是华为云。在机器人服务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存储对于机器人的运行至关重要。华为云提供的数据库服务能够帮助机器人企业降低数据收集成本,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从而加速产品模型的迭代和优化。
傅盛还表示,过去十年是智能服务型机器人的技术储备期,未来十年将是其黄金发展期。虽然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和强大的竞争力是企业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