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换改变东莞制造
近期,广东东莞市这一中国制造业重镇公布了雄心勃勃的计划:至2025年,将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并有望创造超过1200亿元的产值!
随着这一消息的发布,“东莞制造”正迈向新的里程碑。面对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挑战,以及知名代工厂关闭带来的压力,东莞制造业正寻求新的优势。在东莞市和企业的眼中,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东莞市市长袁宝成表示,东莞需要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新常态”,从简单的加工贸易向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四新经济”转变。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东莞率先推出了与“中国制造2025”对接的“东莞制造2025”战略。该战略强调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以及绿色制造等六大工程。其中,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和差异化竞争成为核心。
走进五株科技这家电路板制造企业,你会发现机器换人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应对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该公司引进了行业最新的设备,逐步替换人力。董事长蔡志浩算了一笔账:长期来看,机器替换人力更为经济高效。现在,五株科技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员工,但效率和产品质量却大幅提升。
在东莞,像五株科技这样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已经超过了六成。东莞市也积极支持这一行动,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机器换人的推动下,东莞的制造业正在迎来变革。
除了机器换人,定制化生产也是东莞制造的新趋势。例如,龙中星电脑横机制造有限公司在大朗镇率先实践了定制化生产的模式。他们推出了针对创客和设计师的3D编织机,并转型为综合方案解决商,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一转型得到了东莞市的支持,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定制化生产模式的推广。
而在东莞茶山小镇的悠派科技,我们看到了一次从传统生产到服务型制造的华丽转身。这家公司从帐篷厂商转变为高端的智能展示·O2O体验店服务商,成为众多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这一切都得益于服务型制造的兴起,将服务与生产相结合,创造更高的价值。
“东莞制造”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通过机器换人、定制化生产和服务型制造的结合,“东莞制造”正迈向新的高峰。在迈向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东莞制造”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无限的潜力。当年我们涉足帐篷制造,国内已鲜有对手,但利润微薄如纸!悠派科技的董事长张晓钟回忆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某论坛上邂逅了可口可乐亚太区的负责人,对方布置的一道作业——制作广告帐篷——如同一缕春风,唤醒了悠派沉睡的商业嗅觉。从那时起,悠派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帮助客户销售产品。
凭借着创新的思维与智能的技术,悠派如凤凰涅槃,逐渐打造出一套涵盖线下专卖店、促销活动以及移动互联网平台的“陆海空”全方位产业链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为客户创造了巨大的附加值,也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去年我们的盈利超过了2个亿,仅红牛这一大客户,今年的订单额就高达7000万元。”悠派董事总经理杨剑自豪地说。
展望未来,悠派将以O2O云智能展示为跳板,致力于成为O2O全链体验整合服务商的领军角色。在东莞,像悠派这样成功跨界转型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传统制造企业跨界的方向,与东莞市力推的“四新”经济领域紧密相连,特别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配送物流等生产务行业。
适应这种新的常态,东莞制造2025战略提出了诸多举措来推动生产务业的发展。比如加快各类物流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打造高效的物流网络;同时扶持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无缝对接。其中,电子商务在东莞制造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东莞天安数码城,O2O等新业态的发展如火如荼。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园区内已有21家品牌商自建O2O平台。电商与制造业的结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今年,东莞将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生态圈,打造电商产业园和集聚区。”贺宇表示,“我们还将引进龙头企业和缺失环节企业,引导企业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